雨断断续续下到晚上才见停,一天的光阴就这么被浪费了,但李炎过得很充实。
下午时分,俞轩又来了,当时他正窝在椅子上看耿阳给他的电影。
屏幕里几个主角吱哇乱叫着,敲门声突然响起,他以为是耿阳去而复返,有些不耐烦,坐着没动。
“李炎,开门。”俞轩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他动了动耳朵,一把合上电脑,忙跑去开了门:“不好意思啊,我在忙,没听到。”
之后,他就被俞轩逮着学了一下午物理。
“从光开始。”
他手里的书被俞轩翻到后半部分页。
俞轩一副胸有成竹不容置疑的样子,搞得他叛逆心起来了,说着“不,我就想一步一脚印”又翻回到书的开头。
“行,那你印。”
俞轩没再管他,伸手想移开桌上的电脑,放在底部的手毫无防备地被烫得一缩。
旁边的李炎率先“哎呦”出声,从他手里捞起电脑,扔向不远处的床上,动作干脆中带点刻意。
让俞轩莫名想起一个场景。
小时候走不稳道磕在桌子上时,奶奶着急忙慌地跑过来,当着他面动作夸张地拍桌子,边拍边哄:“桌子坏,磕乖崽的头。”
李炎没哄,但他总觉得他这举动的意思是“电脑坏,烫乖崽的手”。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老师通知集合,组织上了前往博物馆的大巴。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依然采用了下沉式窑院的民居风格。一共三个大型展厅,他们首先进入了历史文化展厅,半开放式的廊式结构,向学生们展示着悠久的晋国发展史。
耳边是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李炎毫无波澜地戴上耳机,随便放了首歌。
一身标配的黑色连帽卫衣,宽松运动裤,下压的刘海遮住眉眼,垂首走在队末,妥妥一副高冷的中二少年范。
调大的音乐声裹挟着周边喧嚣碾压耳朵,他抬头看了眼前方兴致高涨的耿阳,不动声色地落下步子,拐进了另一间展览室。
展览室中央摆放着一个玻璃柜,封存着展示古晋国地理风貌的大型沙盘。
他关了音乐,游走在沙盘周围,突然被其中放置的工具模型吸引了目光,独自揣摩半晌,看起了旁边的文字介绍。
看完介绍,李炎满意地搓搓下巴。一扭头,正对上一块巨大的闪着图片的电子屏幕。
他兴致勃勃地上手操作,机器以文字兼图片的形式记录了从叔虞封唐到三家分晋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滑动着屏幕,看得专注。
走出这个房间,他继续往其他展览室走,途中放置着许多人物场景雕塑,完全与刚才电子屏上显示的事件相对应。看着这些雕塑,李炎的脑海中也不断闪过相关的信息。
诚如俞轩所言,他记性很好,甚至能够达到短时间内的过目不忘。
好奇心指引着他不断往深处走,最终停在了一间展示仿古婚服的展室内。
昏黄的灯光下,黑色为主、红色为辅的婚服显得十分端庄大气,李炎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个词:“玄纁制度”。
这种有知识可以从脑子里拿出来的感觉,还不错。
这里是第一个展厅的最深处,他等了一会儿,仍不见大部队前来。站得有些累,转眼看到一旁放置的红木椅子,索性撩腿直接坐了上去,习惯性地抬手撑起下巴,无意间碰到了耳机的播放键,舒缓的音乐传出。
熟悉的前奏入耳,是一首发行于14年的民谣。
曾火遍大江南北,名字叫《平凡之路》。
也是他自学吉他初期练手的曲子。
身处古韵十足的博物馆内,听这歌似乎有些违和,但李炎并没有关掉,他调低了音量,任它在耳边继续播放。
副歌部分到来,他跟着节奏轻晃起身体,肩上突然一沉。
“李炎。”
一侧的耳机被摘下,温和的声音顺势传来。
李炎回头看去,俞轩不知何时站在了他的身后,脸上笑意浅浅,一手搭在他肩上,另一只手捏着他的耳机线。
他轻挑了下眉,面露疑惑,俞轩问:“听什么呢,这么专注,叫你半天也没反应。”
带着被抓包的难堪,李炎脸上不动声色,开口难得结巴:“平……平凡之路。”
“啊。”俞轩意味不明地应声,将耳机丢进他手心,拍拍他的肩,“走吧。”
李炎心头那点尴尬烟消云散,大爷似的往椅背上靠了靠,语气中收不住散漫:“累了,歇会儿。”
俞轩有预料地轻笑,道:“累了回车上歇,这里是展台。”
“卧槽?”李炎的身体立刻从椅子上弹起,狐疑地打量四周,红漆椅子静置在矮平台上,暗红色的光从四面八方打在他们所在的位置。
他跳下台阶,果然在台阶处看到了展品的字样。而他刚刚是从背面绕到椅子边的,自然没有发现。
李炎:“……”
心头刚压下的尴尬再次成倍地涌上来,他拽了耳机,倚在婚服前的玻璃上一言不发。
这幅模样看上去,就挺不动声色的,像个装深沉的二哈,就挺呆的。
偏偏在这时候,俞轩慢条斯理地凑近他,眼神颇有些新奇地盯着他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