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从县令开始的基建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在那位年轻女子家算是最严重的例子。林深时和崔晋再往前走,时不时询问乡民们的状况,发现大多数只是最近雨势太大,地基又不高,导致溪水蔓延进屋。还有一部分屋顶漏雨,则是因为家中没有足够劳动力,又没有银钱或者物品请别人帮忙翻新。

走过“居民区”,视线蓦然开阔,成片成片稻田一望无际。只是乍一看虽然壮观,细瞧却发现有无数的稻秧被积水淹没,甚至被风雨摧残,连根拔起。林深时拄杖小心翼翼地走在湿得打滑的田埂上,时不时躬身观察,发现那些稻秧都已经开始结穗,忍不住叹了口气。

林深时再次进了万能空间,先打开电脑搜索天气预报,发现未来十五天基本是多云和晴天,顶多有些阴天小雨,不由得松了口气。他又挠挠头,想起被淹的稻田感觉有些抓瞎,便立刻搜索“稻田被淹怎么排水”。

处理方式竟然颇有讲究,林深时拿出期末冲刺背书的势头,一一在心中记下。

出了空间,他便立即指挥崔晋去找些汉子来帮忙。

乡里大多认得崔晋,听他说林深时能帮助他们给稻田排水,让庄稼重新长好,都有些好奇,竟然一下子来了二十几个汉子。

林深时瞬间被二十多个人高马大的汉子围住,而且自己只有一些某度得来的理论知识,到底底气不足,有些发怵。但想起自己是个县令的设定,他勉强镇定下来,高声吩咐:“来几个人,先给每块稻田挖一些沟渠,将水引出来。”

立刻有五人应声出来,询问在什么地方挖。

林深时不太确定,又往空间跑了几次,到处查资料看操作视频,模仿着教大家从田地最低处靠近溪流的方向挖,倒是很快将多余的积水排掉。

此时秧苗终于完全露了出来,林深时发现很多叶片上都布满泥泞,还有一些已经开始枯黄发黑。林深时让大家打些清水来,轻轻洗去泥浆,再将倒伏的稻秧扶正重新插好,扯掉烂叶病叶。

大家忙活了好长一段时间,眼看着天要黑了,终于将所有的稻秧重新打理好。

林深时也跟着忙活了一整天,累得差点直不起腰。他瞅了眼依然精力十足,窜来窜去到处帮忙的崔晋,心生羡慕。

年轻就是好,真有力气啊。

接下来就是及时追肥。古代没有肥料,但似乎可以用人的粪便发酵施肥。林深时转身去空间坐下,打开电脑就是一顿搜索。

发酵方法倒是简单,可周期却长,需要两到三个月。

林深时想了想,走出空间,问道:“大家平时都是怎么处理粪尿的?”

“哪有什么处理啊,平常就是往离家远的地方一倒。讲究的还挖坑半埋上。”

林深时闻言不太抱希望,但还是道:“带我去看看。”

到了地方,林深时却眼前一亮。

那些粪便居然已经完全腐熟了!全是黑色和棕色松软湿块,而且没有臭味,又已经被雨水稀释了一遍,完全可以当作肥料使用。

林深时连忙喊大家一起把它们和土壤混合好,再均匀地给稻田铺上浅浅一层。

一切都处理好后,林深时留下来和乡民们吃了一顿晚饭。

林深时这才看到他们的烧水煮饭工具,居然只是一个露天的“篝火”。篝火显然是曾经被雨水浇灭了,这会清理过了,依然有些潮湿。

他们生火的方式也很原始,就是用干木头和木块钻木取火。

林深时看着他们有些傻眼,差点以为自己穿到了什么远古的部落里。

不过“锅”却比较先进,是一个比较大的陶罐。崔晋告诉他,是乡里唯一的工匠老谭给大家做的,老谭住在乡里唯一的石头房里,除了会烧陶,甚至还会做青铜剑,只是大家都没钱买。

林深时有些好奇,恰好原主还有些银钱,便去老谭家买了一把剑备用,又顺便参观了一下老谭家的窑炉。

回来时天色已晚,林深时和崔晋借宿一晚,第二天天还没亮,又开始赶路。

就这样,白天去乡里查探帮忙,夜晚借宿,过了七八天,他们终于将其中八个乡走完。林深时这才发现,崔家乡里那样的农田竟然已经是格外奢侈了。剩下七个乡里,农田最多只有崔乡的一半,而且暴涨的溪水冲坏了大半稻秧,今年收成必然不佳。

剩下八个乡在河对岸。河面宽阔,河水有些急,林深时和崔晋用剑砍竹修理,又将竹子用藤条使劲捆紧,做了个简陋的竹筏。竹筏一路飘飘荡荡,到底在散架前,顺利让他们过了河。

第九个乡土壤条件极好,却不曾有人躬耕,反而均以打渔为生。林深时极为疑惑,细问才知道,原来这八乡基本不与河对岸交流,更压根不会出山与其他县交流,换不到秧苗,也不会耕地,自然不可能种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