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人商议暗号,将某些词语换成另外的词语来表达。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其中“马路”便被赋予了三个意思。
第一,指行动时的场域。
第二,指可以随意发挥的情景。
第三,指已确定的较安全的且能在历史上找到原型的计划或者方案。
同时也规定,若名词性暗号前面是一个动词,则可根据其各自含义展示相应行为。
那么,现在算是哪种?
“会”“要”“能”,一连换了两个副词。
既然每个问题都不相同,那么,也就表示三个意思都有。
至于方案么,既然能在历史上找到相似的,这便简单了许多。
你问我答,咱可真是心有灵犀呵。
于玠感叹着与夏祢走到同一台书架前,伸向了同一本书,又同时缩了回去。
夏祢道,我还想着,若我们拿的不同,各去一边看也不错。
于玠道,可惜,我们只能一起了。
在此之前,我想确认一下图书馆规则,你看有无遗漏。
第一,不可高声语。
第二,不可食无竹。
第三,不许人点灯。
第四,不可搞破坏。
第五,不可相逾期。
第六,不许相传出。
第七,不可以吸烟。
第八,不可长吁叹。
第九,不许愁人睡。
第十,不许俗人看。
第十一,不妄取一物。
第十二,请保持安静。
夏祢疑惑道,你在哪里看的?还蛮正经的。
于玠答,在某个书架的告示上看到的。
它的位置随着建筑的无止境扩展,被无限空间吞没的可能性很大。
夏祢道,馆长有多大可能,会是个畏光喜静、神经敏感、歧视悲观者、喜欢大熊猫的清高神人?
神仙对世俗,挺好。
既如此,我们为啥能看,难道咱还是高人嘞?
于玠默默地看了她一眼,半晌,道,若你目前只是个精神体呢?
精神本就在世俗物质之外。
何况,馆主为何不能是个正在沉眠的异食癖?
Ta的梦或许可以和别人连通,忧愁的人若是走进,会为之带来一些消极因素。
加上第十条限制,可以屏蔽掉更多的人。
夏祢道,就说嘛,祂咋这么能呢。
可我若是精神体,就是不知这属于是笛卡尔希拉里“瓮中之脑”呢,还是周公庄生“脑中之梦”。
你可知道不能逾期和传出的具体事物是指什么嘛?
于玠道,除了书,我暂时想不到其它的。
好哩,夏祢取下这本同为二人所挑中的书,以食指抵着封皮翻了起来,随意停到一页。
这里怎是破的。
于玠凑近,谁不小心撕的吗。
“谁”字一出,谁还能分辨这是省略句还是主谓句,指代的主语是人还是物呢。
夏祢疑虑道,不小心?你在这里见过其他人。
虽然你并不会恶意揣度别人。
于玠道,就因为——
我醒了,在这里,看着这座建筑拔地而起?
以逸待劳,随遇而改,不是正好嘛?
夏祢道,难道不是将欲擒之,必先纵之。
于玠道,我可没那么大能耐。
你可以试试。
夏祢道,差远了。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先看书罢,妹妹。
于玠点头,道,咱就坐这儿看么。
什么声音?
夏祢暂时性地被一个目录引去注意,又为好友的低语所引回,不免好奇道,声音?
没什么。于玠顺着她先前的视线看去,你感兴趣?
不是说最討厭音韵吗,和小学相关的。
夏祢道,只是突然想到,随便哪个字,在时空影响下字形或读音都要改变好多次。
就像“夢”字,wung回小坐,mong渡鲲洋,m??w??入神山……她打住神思。
你说,建筑可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