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对于姜雪樱的话现在是一律都觉得是好主意,听了这话就直说:“你想的很是,咱们做生意的,就是要什么都替街坊们考虑到了,咱们的生意才做的长久做得好。起初咱们的包子铺里,也是预备些粥食的,只是粥食易做,这边的街坊们家里条件都没有那么好,更宁愿用水送包子,再不济就是自己家里煮了粥,哪里会出来吃粥呢。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姜雪樱点点头:“外婆现在一个人开包子铺,本就是普通经营,换个三餐,找些事做,自然是没有必要太辛苦了。”
外婆笑着说;“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了。现在有小樱一起,当然是要好好的干才是。你这个主意很好,骨头汤只需要把骨头放在水里一直熬也就是了,也不需要一直照看着,咱们今晚就把这骨头熬着,等明儿一早保准儿是一锅好汤!”
姜雪樱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在一边打下手,看着外婆把骨头洗净丢进大锅,添满水又加上一些调料,就关上盖子。
“这煨汤是要用文火的,小火慢慢的炖着,不管是什么汤都这么做就是了。等到明天一早出锅的时候撒些葱花,就更香了。”外婆笑眯眯地说完,又拿起一边的铁盘:“这桂花已经换过五遍了,我瞧着也差不多了,明天早上卖完包子,咱们就去街上药铺买一块蜂蜡来,晚上就能用上香膏了。”
姜雪樱也很高兴,这几天忙,她差点忘记了要做桂花香膏的事。
第二天一早,姜雪樱揭开锅盖一看:果然是香气扑鼻,汤色清亮,外婆在一边撒一把葱花,这锅汤立刻变得极其好看。外婆麻利地盛出两碗来,和孙女一人一碗的喝。
汤很烫,姜雪樱小心地吸一口,只觉得淡淡的肉香、葱香还有说不上来的味道混在口中,驱赶了早上起来的寒气。
一碗汤下肚,只觉得从里到外都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今天开铺的时候,姜雪樱还特意预备了一大摞碗,放在这儿。
因着这几天的肉包子十分好吃,没一会儿就已经在铺子前围了一圈人。
赵小二昨儿新接了文县令家太太的吩咐,今天也起了个大早。这会儿正左右搓着手站在铺子前。看着柜台上的汤碗就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只有他大声问起来:“阿姐,你们这汤怎么卖?”
姜雪樱笑着说:“这汤不要钱,现在天儿冷了,这汤给大家伙儿暖暖身子,你们要喝言语一声就是了。”
外婆已经拿起一只碗盛了汤:“你们要是带回家去吃的,也可以拿家里的碗来盛汤,好带回家去一家子分。”
铺子前头忙活的热火朝天,没人注意到人群里有个小丫头听了这话眼睛骨碌一转跑回家去了。
赵小二接过汤,只是放在鼻子下头闻一闻就惊讶地说:“卢阿婆,你这汤怎么也有肉香?”
卢阿婆笑着说:“这是骨头汤,没什么肉,就是有个肉香味儿哄哄肚子,不然清汤寡水的喝着有什么意思?”
赵小二不再说话,赶紧喝了一口,热汤带着温暖一路到了小腹,只觉得这温暖蔓延到四肢,赵小二忍不住打了个嗝儿,这才接过他的四个包子蹲在一边慢慢吃起来。
围观的人一听这汤免费还是骨头汤,纷纷都要一碗来喝,汤热不能一饮而尽,便蹲在铺子周围万分珍惜地小口啜饮起来。
正在这时候,一个身形胖大的妇人站在了铺子前:“我家丫头回家来说你们卢记包子送汤,给我也来一些。”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一个桶放在了柜台上。
姜雪樱看了就是一愣:只见这桶足有三四只碗摞起来那么高,看着不像是盛汤,倒像是打水用的。
不过只是一下子,姜雪樱就马上又笑吟吟地接过转身去给她盛汤,那妇人见她转身这才松一口气。
“汤是满了,不过烫,你小心着些。”姜雪樱递过桶,那妇人压低了声音说:“给我两只青菜包子。”一面把两文钱放在了柜台上。
偏偏赵小二吃完了来还碗走到身后眼看着这妇人提了那么大一桶汤却只买了两个包子,就忍不住说:“哎呦喂,真有意思,你这婶子真有意思,你拿这么大一只桶盛人家免费的汤,包子多买些也就是了,还只买了两只青菜包子。”
那妇人脸唰地一下红了,却还梗着脖子说:“那又如何?这汤是她们自己说的免费,既然免费了,还管我要多少?我家人少,吃不下这许多包子,肉包子吃了要发福!”
赵小二自诩是个好汉不能与妇人争辩,放下碗就走了。
卢阿婆把包子递过来笑眯眯地说:“没事没事,一个包子也是照顾生意。”
那妇人捧着桶慢慢退出来,远远看一眼忙活起来的包子铺,加快脚步回到自己家中。
这是一处十分破败的房子,院墙塌了半边也没有收拾起来。一个小女孩怀里抱着一个小娃娃正踮着脚往这边看,看见妇人走来赶忙迎上来说:“娘,怎么样?”
那妇人笑着说:“馋丫头看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