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刚刚五更天的功夫,外头就传来了微弱的叩门声。
外婆睡得轻,一骨碌就翻起身,看看外孙女还睡得香,刚打算自己去择菜先收拾,让外孙女休息一下,姜雪樱就睁开了眼睛:“外婆,怎么了?你怎么先起来了?”
外婆一边往身上裹外衣一边说:“你再睡会儿,那旺儿把菜送来了,我去瞧瞧。”
姜雪樱也立马起身穿衣服。
两个人揭起铺面前最下边的一块门板,果然看到了一堆青菜。不过除了青菜还看到了一个身影:一个脏兮兮的乞丐正在小心地把门前的青菜拢在一堆儿,然后把发黄的叶子和一些散落的杂物拿起来。
姜雪樱一看就乐了:这不就是这些日子天天来吃包子的那个乞丐嘛,原来这会儿还在帮自己看菜呢!
那乞丐似乎是没想到今天这么早铺子里头就有人出来,身子一滞,马上就加快脚步跑了。
外婆拿出一个大木盆来盛青菜,对姜雪樱说:“我瞧着这个乞丐还挺有心气儿的。一般好手好脚当乞丐的都是那些好吃懒做的家伙,这个乞丐又勤快知道回报,倒是和别的不一样。你说说,这整个庐泽县除了他还有哪个乞丐要早饭的?”
外婆说的无意,可是姜雪樱却一下子像是想到了什么:自己原先也觉得这个乞丐怪怪的,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了!对呀,自己这是包子铺,一般都是卖早饭的,可是哪里有乞丐来要早饭吃呢?换句话来说,要是乞丐都起得早那么勤快,又怎么至于沦落到做乞丐呢?
这么说来这个乞丐倒真是奇怪。
“谁知道呢,兴许是家里遇上什么事了,不得已吧。”
外婆说话间已经把菜都收好了:“小樱你来抬那一头!”等到姜雪樱手搭上了木盆,外婆才继续说:“不过你瞧着吧,这样的人是不会一直当乞丐的,等到喘过了这口气儿,自然就好了。”
姜雪樱想想也是,不过这个乞丐今后如何说到底也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自己能做的也就是现在每天接济他两个包子了。
菜虽然比先前多了一倍,可是现在祖孙俩也不用早上去买菜了,买菜的时间节省出来收拾准备,也就差不多了。
而姜雪樱的包子终于包的和外婆有几分相似了,放在屉里除非细细挑理,不然一打眼看过去,都是一样的漂亮包子。
一屉能放三十个包子,外婆的包子一个卖一文钱,一屉就是三十文钱,往常一上午忙碌之后能得一百文;而现在青菜翻倍以后,一个上午能卖三百文钱了。
只是这二十斤的青菜剁成的馅儿却没用完,眼瞧着还能再包上几屉。
外婆一个人的时候吃喝都节省,最是看不惯浪费了,着急地连连说:“这面也没准备好,这会子再发面也是来不及了,这些馅儿浪费了也是可惜,可惜啊!”
姜雪樱却看着那些菜馅儿突然想到了之前何氏在家里做的菜团子:“外婆,我之前跟着何氏学过菜团子,是不用发面的,即时就能做,不若都做成菜团子吧。咱们便宜些卖就是了,一文钱两个,半卖半送,也不算浪费了。”
外婆听了马上同意。
姜雪樱就拿出面粉倒进陷里,搅拌开后用手捏成一个个的圆球,又在玉米面的盆里滚了一遭,就这么放进屉里。
等到揭开盖子看时,微微发黄的外皮里是一团青翠,足有一个人的拳头那么大,看起来倒也是很有食欲。
恰好此时又来了几个客人,姜雪樱马上招呼:“今天我们包子铺感谢大家伙一直以来的支持,今日特意做的菜团子一文钱两个,可要尝尝?”
大家一看这菜团子漂亮,而大小又和包子差不多,更何况是价格更实惠,便都买了。一入口,包子的口感是绵软弹牙,这菜团子则是极有韧劲儿,可是鲜香一点不输包子,甚至比包子更强,于是有几个当即就又买了几个。
这样下来,菜团子也热销一空。外婆极其满意地看着孙女:“真是厉害啊,你外公当年也不过如此了!你比你外公还厉害呢!”
姜雪樱情不自禁地说:“那是,毕竟是您二位的孙女嘛!”
话一说完,姜雪樱就后悔了:在姜家长大,她从小就会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可是现在却越来越时常大笑,今天连这等厚脸皮的自夸之语也说出来了!
可是外婆却点头:“那当然了。不愧是你外公的好孙女。要是他还活着知道你回来了,那不得高兴到天上去。”
外婆并没有嘲笑姜雪樱,反而是接着她的话,姜雪樱的心像是被稳稳的承托住,眉宇之间流露出自然的神采。
恰巧此时那乞丐又来了,姜雪樱把早就预备下的油纸包递给他:那里头除了两个包子还多放了一个菜团子,希望他吃得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