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明月照林 > 第4章 第四章

第4章 第四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附中的初中部在全市赫赫有名,许多优秀的孩子被家长送到这里,他们各有千秋,争奇斗艳。

刚结束小学暑假的温照对此一无所知,她对自己能进这所学校而沾沾自喜,甚至对逝去的无忧无虑的假期依依不舍。

为期一周的军训结束后,年级进行了开学考,平时不足为奇的同学竟名列前茅,温照没想到自己身边隐藏着这么多不容小觑的人。

学校根据开学考的成绩随机分了班,看着自己名落孙山的排名,温照心里愈发没底。

她自知从来没有得天独厚过,可身边最不缺天赋异禀的人,比如老师刚问出口的题目,有人就已经说出答案,而她自己的笔还停留在演算纸上。

入学第一年,她时常无能为力,生活简直一团糟糕。

寒假过年长辈问起学习情况,温照顾左右而言他,潦草应付,为了避免他们的逼问,她用看书的借口逃回房间,拿起书却看不进一个字。

她也自诩努力,觉得自己足够勤奋,可是成绩就是原地踏步,她像无头苍蝇般找不到方向。

在她以为自己就这样泯然众人的时候,命运一个急转弯,抛给她一根橄榄枝。

温照记得那天,学习委员开完会回来之后,说有一个加入市教育周刊小记者的机会,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温照以为这次就像往常一样没自己的份,但还是鼓起勇气填了名字,交了报名费,没过几天,她收到了自己的记者证。

竟然这么顺利,温照难以置信。

她看着手里的证件,回忆起之前参加过许多不了了之的活动,她想,或许这又是一个摆设吧。

出乎意料的是,市教育周刊的老师把讲座的地点设在了附中。

那一天,全市所有的小记者都汇集在大会堂,济济一堂,听着记者老师风趣生动的演讲,温照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说下周有一个小记者采访活动,想参加的同学可以填一下报名表。

讲座结束后,温照填好报名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感觉自己热血沸腾,而这样的兴奋感整整持续了一整天。

一个星期的时间过得很快。

周日清晨,温照整装待发,早早便来到了校门口,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同学,大家三五成群,叽叽喳喳。看着自己胸口的记者证,那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好像要去干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大巴车在九点准时到达。所有人蜂拥而上,没一会儿车就被坐满。

这次的采访地点是市里最好的高中——行知中学,正逢建校60周年大庆,他们的任务是采访前来探望母校的毕业生们。

一路上大家如坐针毡,既激动又忧心,为了纾解他们的紧张感,记者老师起头唱歌,一首又一首,整个车厢洋溢着快乐的歌声。

到了行知中学的校门,温照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

好气派啊!

校门口人声鼎沸,摄像机不停闪烁,红色拱形门立在中央,一簇簇气球绑在旁边,春风拂面,上空彩带飘飘,红地毯从门口一直铺到里面,望也望不到头。

温照戴正记者证,手拿采访本,雄赳赳气昂昂地排在记者队伍里进了校门。

操场上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全是比他们年长的人,这群毛头小孩一进来,其他人顿时停下了交谈,惊奇地看他们一眼,又扭过头继续自己的高谈阔论。

带队老师领他们进入采访区,小记者们纷纷落座,左顾右盼,不停地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

“行知中学真好看啊,我好想来这里读书。”

“我也想!但我成绩还不够好。对了,期中考试你多少名?”

果然没几句话就扯到成绩,温照心里这么想着,但还是竖起了耳朵。

“我上次考得不好,才考了班十。”

“我也分数不高,有道题的知识点我们还没讲。”

“是不是选择最后一道,我们班也没讲,分丢的真可惜。那你考了多少啊?”旁边的同学不依不饶地问。

另一个声音迟疑,“虽然考了第一,但这道题还是很遗憾。”

温照嘴角抽了抽,这竟然能叫没考好。

“你不会是这次超过顾林怀拿了级一的那个同学吧?”

温照的余光见她点了点头,心中涌出奇怪的预感,为了不被这两人狙击,她急忙低头,装作专心记录,逃过了尴尬的逼问。

她们话里提到的顾林怀,温照在考试名单上看到过,但素未谋面,也没什么印象,只知道他学习很厉害,看来又是一个度外之人。

礼炮响过,校庆拉开了序幕。

台上主持人讲的场面话,温照全当成耳旁风,她在琢磨采访的问题。来时的大巴车上,带队老师叮嘱过他们,采访的问题要有新意,有深意。

终于等来毕业生的会谈环节,他们各自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份,台下的这群小记者们好奇的不得了。

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个举手,每个人都有问不完的疑惑,温照也按捺不住了,伸起了自己的胳膊,虽然不明显,但还是被台上的主持人注意到了。

温照说出自己最好奇的问题,“你们离开行知中学之后,最想念这里的什么?如果你们重返年少,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你们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什么呢?”

温照一口气问了许多问题,周围的人发出善意的笑声。

但台上的人好像陷入了自己的回忆。

青春之所以是青春,一定是承载了最美好的记忆。

同样的问题,温照也问了自己,她却回答不出来。她尚在青春年少,许多事情或许要等到年华逝去,才觉得珍贵。

采访圆满结束,温照走出行知中学的大门,她回头看着装扮华丽的校门,暗暗下定了决心。

返程路上,记者老师告诉他们一个邮箱,希望小记者们把所思所想写下来,积极投稿,如果被录用,将有机会发表在教育周刊。

大家齐声说好。看着周围人胸有成竹的样子,温照的心中也莫名注入了一股力量。

回到家之后,温照琢磨了很久,落笔写下第一个字。

后来的几天,她不断修改初稿,终于在截止日期前把邮件发了出去。

温照陷入了无尽的等待。

每周一班长从教务处拿回教育周刊报的时候,温照总是第一个冲上去翻看。

这天温照被生物老师抽查完背诵之后,回到教室,有同学挥舞着双手,冲她喊道,“你上报纸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