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看到盛如意处理国事得心应手之后,他去京城外皇家道观清修,一心想要得道成仙,找到母亲的转世与她再续前缘。
盛如意对权利不感兴趣,监国也只是想帮父皇管理好这个国家,新皇继位后,她就放权退居幕后了。
虽然父皇留给自己的大臣反对她放权,暗示她可以称帝,但是盛如意出生就被封为如意公主,受到父皇的宠爱,婚后又监国,一直困在皇城一亩三分地中,没有觉得权利对她有什么吸引力,她反而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真是幼稚啊。
上一世,父皇得到一张古方,古方上记载有一种丹药,吃过之后得道成仙,父皇经过三年准备,终于凑齐所有材料,兴高采烈的按照古方炼制,没想到丹炉发生爆炸,意外身亡。
这是盛玄宇登基之后发生的事情,很久之后她意外发现,这件事是盛玄宇做的局,故意害死父皇。
登基后,盛玄宇一直在暗中剪除她的党羽,尤其她的外祖父吴明宇,还掌管着北方二十万威武军的军权,他十分忌惮。
盛玄宇暗中与驸马刘明烨勾结,在她的膳食中下不宜觉察的毒药,但是被淘气的女儿意外吃掉,最后女儿命丧黄泉。
这种毒药食用后表现就是像受了风寒,盛如意起初也只以为女儿年纪小身体弱,她沉浸在女儿去世的悲痛中一蹶不振。
刘明烨在盛玄宇的暗示下,又给她下了毒药。
郝仁在刘承泽去世后,就在江湖中高价购买强身健体的丹药,盛如意中毒陷入昏迷时,郝仁立即给她服用丹药,保住她的性命,又请到司徒神医为她诊治,才保住她的性命。
在她中毒昏迷时候,将军府一个看守书房的家丁去府衙举报,外祖父吴明宇通敌卖国。
众目睽睽之下,官兵在吴明宇的书房搜出了吴明宇给北狄国王的书信,信上写着他可以打开北方边关大门,让北狄大军长驱直入,夺取大盛朝的江山,成功后希望北狄与他共治大盛。
外祖父上书从称未写过这封书信,希望皇帝查明真相还他清白。
吴明宇镇守边关二十年与国有功,所以朝中有很多大臣对这封信的真伪提出疑问,劝谏皇帝仔细审理后再做定夺。
但是盛玄宇一意孤行,命令大内侍卫私下处斩外祖父一家,并夷吴家九族,军权被他收回,安排给了他宠妃的父亲。
可笑的是,他宠妃的父亲在北狄人来袭时,主动打开城门投敌卖国,并献上他的女儿以求庇护。
盛玄宇在北狄军队攻打时逃到南京,他没想到盛如意能醒来。
盛如意醒来后知道事情真相,拖着病体暗中复仇,煽动几个弟弟发动政变,盛玄宇被赶下皇位,刘明烨也被诛杀。
大仇得报后,盛如意耗尽心血死在女儿坟墓前。
郝仁看到盛如意招呼他进来就一直发呆,就有耐性的站立在一旁,刘承泽见状推了推母亲。
盛如意回神,掩饰的咳嗽了几声,和郝仁确认过几天去京郊祭天的事情。
这时,门外传来芍药的说话声:“公主,三皇子到府上请安,要约县主出去玩儿”。
盛如意听到盛玄宇到来,胃里翻江倒海,她强忍恶心说:“你就说县主今天身体不舒服,请他过一段时间再来。”
刘承泽扭成麻花状,希望母亲可以让三舅舅带她出去玩。
盛如意许下承诺明天早些回家,晚上带她去逛夜市,刘承泽才罢休。
盛如意想,上一世盛玄宇十分尊敬她这个长姐,照顾年幼的弟弟,对她的女儿也非常好,政事上也有见地,朝中很多大臣都支持他。
但是,盛玄宇登基后,性格、习惯大变,登基前一点辣都不吃,登基后无辣不欢;登基前只有一个妾室,登基后广纳后宫。
他亲近佞臣,诛杀忠臣,毒杀助他登基亲姐,她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会改变巨大,是他隐藏的好,还是有别的原因?
到现在她都想不明白,盛玄宇都已经登基为什么要毒杀她,设计害死父皇。
重生后,她不想见到盛玄宇和驸马,她怕自己会忍不住宰了他们。
刘明烨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长公主对他很冷淡,但是总是召见郝仁,对他更倚重。
刘明烨想到郝仁俊朗的面容他有了危机感,莫不是公主想养面首了,但是结婚十年,公主一直对男女之事淡淡的,难道是公主知道他喜欢陈清的事了。
这个念头只在他心里转瞬即逝,他亲昵的对盛如意说:“如意,趁今天有空,我们一家三口去游湖吧”。
盛如意现在恨刘明烨,更恨他利用女儿亲近她。
盛如意假装为难的说,我一会还要接见兵部尚书,不如我利用这个空隙为你下厨吧。
刘明烨听说盛如意要亲自下厨,连忙以有事为由推脱。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长公主治理国家很有一套,但是在厨艺方面就让人一言难尽。
同样的食材就算搭配好,长公主只需要按照御厨说的顺序烹饪,做出来的菜肴也难以入口。
刘明烨之前吃过几次,每一次都是上吐下泻,险些没要了他的命,所以刘明烨一听盛如意要下厨就打怵,急忙遁走。
盛如意高兴的看到刘明烨灰溜溜的走了,她转头看到郝仁上翘的嘴角,好心情的说:“郝仁你去做几个小菜,我想吃你做的菜了”。
别看郝仁一副高大威猛的样子,厨艺非常好,做出的菜很对盛如意的胃口。
盛如意不知道的是,郝仁为了挑食的盛如意,私下里苦练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