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渝走了。
罗以娇目送他走远,只觉得这一刻的姜渝同志连背影都格外高大——这是用金钱堆积出来的身影,从头到尾都浸染了金钱的气息,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欢和欣赏的。
罗以娇很现实的对他的爱戴又深了一层。
就像一个人长得好是优点,同时还兼具温柔、上进等条件,无形中为这个人加持了魅力,从原来的50分一下子就提升到了八十分。姜渝同志长得好是基本优点,同时他温柔上进,把高、富、帅这三个条件集于一身,放在现在可谓是百里挑一的贤婿人选了。
不知道当初媒人王大兰同志知道有姜渝同志这号人会不会打脸。
她虽然张口就来,但事实上现实里确实有符合她那一堆杂七杂八条件的人呐。媒人同志没见过,只能说句见识少了。
她快乐的扭过身进了门,嘴里吹响了一首今天是个好日子!
因为记着第二天的伙食,罗以娇提前给自己来了一个减脂餐。
空出来肚子,她甩着手往姜渝同志家走。
大家都往家里赶,赶着回家烧饭,只有她悠悠闲闲的晃荡,还在路边挑拣的摘了好几朵刚开的野花,扯了路边的长条青叶给野花包装了一下,打了个蝴蝶结。
罗以娇暗暗欣赏了下,觉得花美,手艺棒,加起来更是锦上添花了。
“姑姑。”罗明明站在身后喊了一声。
罗以娇转过身,低下头,才看见矮墩墩的小团子。
罗奶奶笑呵呵的看着她们。
“奶,你们遛弯呢。”罗以娇肯定道。
罗奶奶在她手上看了眼,笑道:“可不,出来都好一会了,正准备回去呢,你嫂子都烧好饭了。”
她问了句:“听说昨儿人姜渝同志和王秋都给你帮忙了?”
罗以娇大惊:“昨天的事你就知道了?”
谁说的好事不能传千里的?
罗奶奶不跟她打趣,她主要问的是姜渝。
王秋是顺带一问。
村里好事的人不少,今天她刚出门,就被一群婆子拉着,七嘴八舌的问她家是不是又快要办喜酒了。除了早些年知青下乡的时候,有年轻同志去献殷勤,普通的男同志给女同志帮忙,那就是两个人看上眼了,定下了。
比如罗珍和周亮两个,就是定下以后周亮才会过来给罗珍家帮忙下地。
非亲非故的,谁都不愿意去给别人干活。
“我知道的那可不少。”罗奶奶,问她怎么回事。
罗以娇把手中的捧花交到小同志罗明明手上,看着她一脸惊喜,说道:“这还能有什么,就是帮忙干了点活而已,还有王秋呢,难不成王秋帮我干活也是跟我看上眼了,定下了?”
罗奶奶失望的叹了口气。
罗以娇:......
不是,这有什么好失望的。
她不明白,但选择不问,逗着小侄女:“明明,姑姑要去吃肉哦,你跟姑姑一起去吧。”
“她不去不去,你要吃就自己去吃,现在肉那么贵,谁家还有多余的肉匀出来让你们姑侄两个吃的...”罗奶奶反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罗以娇说的话打断了。
“姜渝同志家。”
罗奶奶收回先前的话,知道是姜渝同志请客,在饭菜份量上她不用担心了,这毕竟是个大户。但是他们两个人吃顿饭,本来可以好好说说话什么的,还加上个罗明明,这不就是小电灯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