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啊,职场得意,情场失意。
反正人生没有两全其美,上帝给了一扇窗,总是会关闭另一扇窗。
王村长没有听过这句话,但这就是他现在真实的感受。
白天,他在其他干部面前出尽风头,眼看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的运势,一到家里,就成了毫无办法,唉声叹气,像极了郁郁不得志的中年男人。
王村长有一点理解男同志不爱回家的原因了。
总之,男同志不归家都是有理由的。
这个时候,用到的借口也不是真的借口,它是“善意的借口”。
王村长可以面对有人用甜言蜜语哄骗他女儿,可以理智地提出解决办法,但无法面对女同志的眼泪。
可能这就是他诚恳老实,没有花花肠子的原因吧。
他也理解不了到底是什么伟大的爱情能让人变了一副模样。
罗以娇问了句:“那村长跟于婶是怎么认识的?”
王村长一脸骄傲:“当然是通过组织介绍的,我们见过一面,都觉得还不错,就定下来了。”
他们那个年代,结婚确实很仓促。
按现在的思想,见一面就结婚太不靠谱了,谁能断定对方是一位负责任的人。遇上不负责任的,连离婚都没法提出来。
想遇上一个负责任的人,只有一个办法:祈祷。
上天如果听到了心声,就会赐下一段好姻缘。
王村长不这样想:“你们现在就是容易把人往坏了想。”
“我跟你于婶只见过一面,照样过了半辈子了,反倒是王秋,追求新观念,追求爱情,把自己弄成这幅模样,生活里哪里那么多情情爱爱,睁眼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活过的是日子,不是爱情。
王村长听了罗以娇一番话,心里的担忧放下了一半,也有心思跟她进行一场爱情重要还是生活重要地辩论了。
王秋的前车之鉴在前,他不忍心这样一个灵气聪明的年轻女同志步了她后尘。
在王村长心里:生活重于爱情。
谁知道罗以娇压根不跟他辩论,反而很是认同:“你说得对。”
爱情是什么,爱情连狗屎都不是。
王村长没想到她竟然跟现在的年轻同志观念完全不同,准备好的辩论话甚至都没有机会说出来。这些话他熟练并运用,早已铭记在心,劝过无数少年少女。
话术可能太平平无奇了,目前一个深陷的年轻男女都没有拯救。
但聊胜于无嘛。
王村长有点结巴:“你真、真这样想的?”
罗以娇毫不犹豫点头:“当然。”
王村长沉默了会:“你能这样想太好了,照我说真到结婚的年纪,见上一面,觉得可以就成了,不用挑了。”
罗以娇一脸正色:“不,这个还是要挑的,结婚对象得多挑,多看。”
这一点她很坚持。
王村长语重心长:“真不用太挑。”
罗以娇仍然坚持:“要的。”
两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论调,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不欢而散。
其实罗以娇还有一些话没说呢,但她怕这话放在现在太过前卫,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爱情虽然狗屁不是,但可以谈,甚至可以多谈。
恋爱在生活里狗屁不是,是因为时间是良药,它可以治愈人,同样也可以会让人在生活里把爱情平淡,所以它在生活里才狗屁不是,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恋爱的时候不去尽心的谈。
毕竟恋爱是恋爱,生活是生活么。
这是成年人的自觉。
看着王村长连背影都散发着一股怒火冲冲的味,罗以娇幽幽叹了声。
村长定力有点差啊。
都是村干部了,按理应该心胸宽广了。
不过从王村长的话里话外,罗以娇也侧面了解了王秋的现状。
总结就是: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