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声音开始在小院响起的时候,同时也在整个村里响起来了。
一件事情发生以后,要想这件事不再发酵,处理方法往大有两种,一种是回应,一种是沉默。回应和沉默又有很多其它的操作,但都不如用另一件更大的事来压过去。
王秋和余家伟闹掰的事发生后,还没有发酵,就被一台收音机的风头盖过了。
从下午开始,罗以娇接待了很多“慕名”过来的人,他们围着被摆在院子里的银白色收音机团团转,好奇的左看右看,连收音机上的每一个按钮都稀奇得很,就是不肯上手,生怕碰坏了。
罗以娇虽然是主人家,但她挤不进去,只能在外围打打转,被安排去灶房烧水,伺候来的长辈。
梁兰兰教的待客之道,今天派上了用场。
直到天快黑了,大家才陆续离开。
罗以娇坐在院子里,一脸倦容。
人太热情了,其实也不好。她现在格外怀念人跟人关系淡泊,边界感重的时候。虽然很多人都说以后人跟人之间不如现在和睦,大家互相串门,互相帮助,热情爽朗,但只有真的在现在生活过,切实体会过才知道,现在这种没有边界的生活也有烦恼的,现在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
只是大家习惯了把互帮互助这样的团结意识放在了个人感受前面,因为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在做,为了要合群,所以下意识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哪怕是现在最受欢迎的香饽饽,工人同志们回来后也要面对人情往来,要热情待客。
罗以娇觉得自己遭老大罪了,都没有心思烧饭了,拖着疲惫的身体,专门去了大伯家里,想要蹭上一顿晚饭。
顺便给老爷子两个报告这个喜事。
她可是家里第一个买收音机的,这样的虚荣她当然要参加。
罗老爷子夸她:“我孙女就是有本事。”
下午那样热闹,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了。
从门前经过的村民,都会停下来跟他们说上两句收音机的事,话里话外对他们羡慕不已,夸他们有福气。
儿女的福气还没享受到,先一步享受到孙女的福气了,放眼全村,都找不出第二个。
在老爷子两个心里,罗以娇这个孙女不止超过了同辈的孙子,她现在的成就只在几个儿女后面。
罗以娇喝着送到手上的水,听着夸赞,突然觉得神色间的疲倦都消了不少。
赞誉果然是最好的美容养神的补品。
大补。
罗以娇谦虚的抿着嘴:“还行还行。”
罗奶奶笑眯眯的看着她,很有经验的跟她传授:“今天累坏了吧?等会吃过晚饭,回去后烧点水好好泡泡脚,早点睡,你买了收音机,现在村里人刚知道,来看热闹的还少,赶明人就多了,等传开了,连别的村都会来看热闹呢。”
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好几天。
大方的主人家都是敞开门让人看的,藏着不给人看会被说小气。
罗以娇变了脸色:什么几天?
一个下午的疲惫仿佛又席卷而来。
罗以娇不由得想起了上辈子看过的一个新闻,说是在国外的一个华人,不远万里远嫁到一个落后偏僻的地方,那个地方有多偏僻呢,这个华人女子从国内买了一个电饭煲过去,就引得本村和附近相邻几个村围观,对着一个电饭锅满眼好奇。
她看见那个新闻的时候,心里有一股荒谬,电饭煲在在国内是家用日常电器,不像电脑、手机这样经常碰触,经常会忽略过去,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电饭煲的罗以娇记不得了,至少在她家里已经用过三代人了,所以她根本没法想象一个家用电器而已,会形成这样的影响,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
看过之后,她没有把这个新闻当真,以为是为了流量夸大其词,现在看见因为一台收音机就引来这么多人看热闹,她突然就想到了。
想到归想到,她不想继续提着水在人群里打转。
眼珠转了转,她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郑重其事的说道:“爷、奶,孙女不孝,买了收音机不应该放在家里,应该第一时间拿来让爷奶好好看看的。”
她嫌人情往来麻烦,但对老爷子两个而言,一点也不觉得麻烦。
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尤其喜欢家里热热闹闹。
如果登门的人再识趣点,顺便夸夸家庭、子孙,就更满意了。
一台收音机,能让他们提前感受到这份热闹和满足。
呜呜呜呜呜,就是可惜了她今天刚买的收音机,都还没有在手里放热乎呢。
罗奶奶笑笑:“你有这份心就很好了,我和你爷都一把年纪了,听收音机做什么,你放在家里听就是了。”
老爷子配合的点点头。
罗以娇十分阔气:“一把年纪正是适合听收音机的时候,爷、奶,你们就别推辞了。”
七老八十正是敢闯敢干的时候呢,听点收音机,接触革新产品,当新时代的见证人,多时髦啊。
老年人干劲足啊,觉也不多。不像他们年轻人,年纪轻轻,身体就常常疲倦,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休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