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罗老爷子两个提着一捆菜苗回来了。
菜苗青幽幽,看着就有食欲,苗根上还沾着黄泥,一看就是刚从地里拔的,他们提着菜苗走回来,菜苗被晒了,才稍稍焉了点。
老爷子提着菜苗,罗奶奶盯着走在前面的罗明明。
她带着一顶给她编的小草帽,走路歪歪扭扭的,像小牛犊横冲直撞,生怕她把自己给摔了。
梁娟烧好午饭,给家里人兑好温水,一抬眼就看见他们祖孙三个,朝罗明明交代一声:“你小心点,别摔了。”
话刚落,罗明明一屁股坐在地上。
她还没反应过来,懵懵懂懂的看了看梁娟,细软的头发贴在耳边,圆润的小脸红扑扑的,是刚刚跑得太用力了。梁娟心里一跳,脸上淡定的对她说道:“摔了?地上脏,快站起来。”
罗明明听话的从地上爬起来,还冲着她露出小米牙。
梁娟擦了擦手,走过去把人抱起来,在罗明明身上摸了摸,没摔到,又给她拍了拍衣裳,把凉下来的温水端过来喂她。
老爷子两个没开口。
小孩子摔了,只要不严重,不要着急忙慌的问“怎么了”、“疼不疼”,本来没事的,一问,就要把人惹哭。
看她晃悠着小腿,老爷子把菜苗放在阴凉地下,又找了个盆,接了水,把菜苗根放进水里。
人被晒了,在阴凉地方,喝点水补充水分,很快就恢复过来,菜苗也是一样的。
梁娟看了看,夸道:“四叔家的菜苗真不错,这白菜苗子一看就长得好。”菜苗长得好,种就地里成活率就高,如果菜苗细,焉嗒嗒的,一看就活不成。
老爷子连连点头,跟夸他似的:“可不是呢,余四那一垄地的苗子我都挨个看了个遍,他那些菜苗长得是好,都没有我挑的这一捆好,余四种地好,我挑苗子的眼神也不差。”
罗奶奶在一旁接口:“你是不差,你是差点让余四给撵出来了。”
梁娟嫁过来后,经常见到这一幕,背着他们笑了笑。说是这两个小老头从年轻的时候就不对付,现在上了年纪,遇上也要分个胜负出来。
反正就是谁也不服谁。连还不到两岁的罗明明看见他们争吵,都会捂住耳朵,嫌他们幼稚。
老爷子不服气,嘴里嘀咕着走开了,觉得罗奶奶不给他面子,但他一个男同志,也不好跟女同志计较。
他们回来不久,家里其他人也回来了。
文慧手脚麻利的揭开桌上的盖子,桌子上的翻腾还冒着热气,中间摆着个盆子,装着白白胖胖的大包子,包子皮薄,里边肉馅的汤汁从灌口流了下来,一看里边放的料足。
除了罗以娇回来那天晚上,家里烧了个腊肉,这几天连点肉沫都没看见,文慧咽了咽口水,张嘴说道:“妈,你怎么不让大嫂买点肉呢,这几个包子几口就吃完了。”
肉包子是好吃,但她更想吃肉。
张英坐在檐下歇气,逗着罗明明,朝她道:“我什么时候让你大嫂买包子了,你想吃肉就拿钱出来。”
文慧撇撇嘴:“我没钱。”
张英懒得跟她说,她不是恶婆婆,尽量对两个媳妇一碗水端平,梁娟嫁过来后,张英就让他们自己管钱,无论多少,挣得再多她这个当妈的也不插手;文慧进门后,她一视同仁,也没有收过他们的钱,这两年下来,文慧两个手上再少也是有几块的。
当媳妇的跟她藏心眼,当婆婆的心如明镜,也不会跟她心贴心。
张英已经尽量端平水了,不过人都是偏心眼,张英心里也有偏向。
梁娟跟他们解释:“娇娇今天去镇上了,包子是她拿过来的,我都说了家里什么都有,她说这是孝顺爷奶的。”
张英刚要张口,又闭嘴了。
孝顺爷奶就是个由头。
罗卫仁走在后边,在田里冲了腿上的泥才往回走,只听见梁娟说罗以娇今天去了镇上的话,他狠狠拽了拽搭在脖子上的汗巾:“她跑去镇上了?那她前两天让我去镇上跑一趟!”
罗永德站在院坝口,看他一眼:“去镇上怎么了?娇娇一个女同志,那一背东西她能背得动?你一个当哥的,思想觉悟还不够,要多帮你妹妹干点活,主动问问她那里还缺什么,要是差了就去镇上跑两趟帮着置办好才对。”
老爷子两个点点头,满脸欣慰:“看看娇娇多有孝心,吃个包子都想着我们,上次刚回村就给我们买了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