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当着众人的面提前拿出那个红包,从桌子的这头绕到那头,然后走到奶奶身边,恭恭敬敬地把红包递给她,大声地说道:“奶奶,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舅婆在旁边阴阳怪气道:“呦,这么大个红包呢,不少钱吧!”
曾宜东继续补充道:“这算什么,奶奶,等你下次过八十大寿的时候,我给你包个更大的红包!”
周围人纷纷称赞奶奶有福气。
奶奶笑得皮都展开了,说道:“我们东东就是孝顺,自己刚毕业也没赚什么钱,我都说不用准备礼物,他非要给红包。”
她拿着那个红包不松手,把孙子从里到外夸了一遍,说他多么懂事、多么听话、多么孝顺……
对曾宜宁这个孙女倒是只字未提。
田晓燕冷哼了两声。
随后而来的周行目睹了这一出好戏。
曾宜宁对这种惺惺作态的感人场面不感兴趣,她只关心什么时候开饭,上了一天班,真是饿得很。
她百无聊赖地打开手机,接着就收到了周行的消息。
周行问她:“你给你奶奶送了什么?”
曾宜宁看到消息后下意识环顾四周,一回头就看到周行坐在隔壁桌,两人四目相对,曾宜宁马上收回了目光。
她对周行突然发来的消息有些诧异,但还是回复了:“送了个镯子。”
周行:“她手上戴的那个?”
曾宜宁:“嗯,怎么了。”
周行:“刚刚那个红包,是你奶奶自己准备的。”
这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曾宜东拿出红包的时候,她就猜到这肯定不是他的钱。她以为小叔叔小婶婶准备的,万万没想到兜了一圈竟然还是奶奶自己的钱。
这一家子的操作再次刷新她的认知。
人怎么可以偏心到这种程度?
她现在能够理解田晓燕,当时就应该听她的话,买个空心的金镯子。
再看那边祖母慈孙子孝的画面,曾宜宁觉得这祖孙俩不去唱戏真可惜了。
周行看曾宜宁没有再回复,也收起了手机开始吃饭。
桌上的这帮亲戚吃饭的时候也不消停,舅婆刚熄火,又有个亲戚跳出来,对着曾宜宁问道:“宁宁都快三十了吧,什么时候能喝上你的喜酒啊?”
他还举了好几个他们村里没结婚的女生的例子。
故作惋惜的说道:“书读的太高,也不是什么好事,女孩子还是要早点成家的好。”
曾宜宁真当是无语,她才过完二十六岁的生日,怎么就到三十了呢,四舍五入是这么用的吗?
还有,为什么一个两个的都这么关心她结婚的事情,她有时真想问问这些亲戚,“到底是我结婚还是你们想结婚,为什么个个都比我还着急?”
这次田晓燕倒是一反常态,说道:“这种事情还是要看缘分,急不得。”
那人见田晓燕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的意思,也不好再开口讨论这件事情。
大家的注意力放到了菜上。
这次过寿,为了满足奶奶的面子,曾建军最初拟定的菜单上,龙虾、鲍鱼、海参……各种贵的食材都放了上去,连帝王蟹都没落下。
田晓燕看了菜单之后,直骂曾建国和曾建军两兄弟做事情不带脑子,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也想和那些老板人家去攀比,打肿脸充胖子。
曾建国还是那一套说辞,什么妈难得过一次寿、他们做子女的不要太计较之类的……
田晓燕不吃这一套,她态度强硬,坚持拿掉菜单上的帝王蟹,澳龙换成小青龙,鲍鱼只用普通的小鲍鱼……
菜单经过她的一番修改,品类没什么大的变动,但价格便宜了三分之一。
曾建国见田晓燕已经让步,同意给母亲做寿,对田晓燕修改菜单一事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这会儿大家吃饭,都纷纷夸赞菜烧得好。
田晓燕得意地看了一眼曾建国,那表情仿佛在说:“听我的没错吧,菜烧熟了有几个人能吃得出来是什么品种的龙虾,省下的钱那可是实实在在的。”
吃完饭,周行开车带着母亲一起回家。
周敏给周行补上了他没到之前的那半出“戏”。
周敏边说边发出感慨:“曾家那个老太太还真以为有个孙子就是宝。宁宁那么好的一个小姑娘,在饭桌上让她们这么为难,也不见她出来替孙女说句话,一天到晚把孙子挂在嘴边,就她那个孙子,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哼,我倒是想看看她将来能不能吃上他孙子的饭。”
“平日个个都不把女孩放在眼里,真有事情的时候就知道剥削女孩……”
周敏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情绪一上来有些控制不住,才会如此激动。
周行安慰了母亲两句。
今天这顿饭算是让他开了眼。
他早就知道曾宜宁她奶奶偏心,只是没想到偏心的如此明目张胆。
还有那帮亲戚,吃饭都堵不上他们的嘴。
曾宜宁的优秀,在有些人眼中,需要的时候就是他们对外炫耀的资本,用不着的时候反倒成为了他们妒忌她的原罪、攻击她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