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家沉默的氛围不同,曾家倒是热闹。
田晓燕在镜子前试穿新买的衣服,询问曾建国意见。
老实巴交的曾建国和曾宜宁一样,只会说好,父女两人因赞美之词的贫乏被田晓燕好一通嫌弃。
眼前轻松欢快的氛围让曾宜宁很欣慰,父母能够和平相处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小孩的想法,她的话无足轻重,大人只会跟她说“你好好读书,其他的事情都不用你管。”
当周围的同龄人抗拒长大、想要当一辈子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幸福小孩时,她却无比渴望长大,因为只有长大,她才能有机会改变现状。
她努力读书、努力成长,让这个家一步一步朝着她理想的方向发展。
她尽她所能为母亲减轻负担、排遣烦恼,努力缓和父母的关系,为了这个家,她付出了很多,才有了如今这个人人羡慕的父母恩爱、女儿孝顺听话的模范家庭。
有的时候,曾宜宁也会怀疑她耗费那么多心力做的这一切是否有意义。
但一想到小时候那种充满争吵和孤独的日子,她再也不想经历。
杭绪在沙发上睡得正香,突然耳边响起了咿咿呀呀的莲花落。
一睁开眼,老董提着他的超大号收音机站在沙发前。
老董慈祥地看着杭绪,说道:“快起来吃饭。”
一阵熟悉的饭菜香飘来,三菜一汤早已整整齐齐地摆在茶几上。
“这个排骨汤我炖了一下午,多吃一点。”
杭绪拿起碗筷,看了看办公桌前的周行:“哥,你不吃啊?”
周行正忙着回消息,“我在家吃过了,你和董叔吃吧。”
他刚刚洗完澡,发丝上还滴着水,肩上的黑色T恤湿了一片。
杭绪扒了两口饭,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抱怨道:“我爸真是的,都给你股份了,也不给你配个好点的办公室,这沙发这么小一点,躺都躺不直。”
老董打趣道:“躺不直还睡得这么熟。”
杭绪嚷嚷着说道:“我是因为在学校里睡眠严重不足,只能回家来补觉。”
“是吗,你在学校里除了睡觉还能干什么?”周行悠悠地开口说道。
“哥,你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在学校里还是很认真的。”杭绪辩解道。
“差辈份了,”周行顿了顿,“儿子。”
他回完消息,拿起毛巾擦干头上的湿发,手法简单粗暴。
杭绪没想到周行会提起这茬。
“那老师非要问我要家长联系方式,我妈的情况你也知道,是指望不了了的,我爸现在是关键时刻,他那么忙哪有时间来开家长会,我想来想去只能填你的号码……”他的声音明显底气不足,带点心虚。
杭绪的父母几年前离婚,母亲不久后认识了一个加拿大的华侨,上个月跟着人家正式移民到加拿大定居,父亲最近一直在外地出差,已经两个星期没有回来了。
杭绪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小的纺织厂,一直忙着挣钱,他觉得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孩子就是女人的事情。
杭绪的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属于放养型,和大部分母亲视自己的孩子为生命中唯一的希望不同,她一直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比起孩子的成绩单,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做美容和打麻将上,离婚时也主动放弃了杭绪的抚养权,在她的观念里,孩子是困住她寻找幸福的枷锁。
这两个人都没有什么时间来管孩子,才出现了班主任联系不上家长的乌龙。
杭绪这一番解释下来,找周行开家长会好像也合情合理。
不过他隐瞒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他的成绩实在惨不忍睹。
如果真让父亲去开家长会,他怕杭辉的血压飙升到200,为了父亲大人的生命安全着想,他把开家长会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周行。
周行回忆起接到杭绪班主任那个电话时的情形,那会儿他正睡得昏天黑地。
杭绪的老爸、他的老板杭辉在外出差,厂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给他一人处理,连轴转了几天,那天中午刚好送走了最后一批货,连饭都顾不上吃,倒头就睡。
电话铃声响起时,他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摸索着划开接听键。
他本以为是客户来电,干这一行的,三更半夜接到客户电话都不足为奇,但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和内容却让他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