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鄙人不过一介无名小仙 > 第25章 谁言是真谁言假,巧舌如簧辩分明

第25章 谁言是真谁言假,巧舌如簧辩分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哦?前世财!这可是个好东西。

莫悬记得从前在杨家村,就听人解释过这所谓的“前世财”。那是个八分有趣的老头,梳个不怎么整齐的发髻,总是斜戴着笠,习惯微微眯眼来看人。

“前世财”便是凡人生前决定留给自己下辈子的东西,一为财宝二为金银,亦或两者皆有。需得事先挖好一个土坑,将金银财宝放进坑里,然后用纸笔写上名姓和生辰八字,称“告书”,不能有错漏,告书就放在金银财宝之上,再找一个合适的竹篮盖住它们,最后拿挖出来的土牢牢埋住,就是所谓“前世财”。只留给自己,别人没法找,下辈子挖不到,那就下下辈子,这缘分总有一世会到的。

秋青白与衙役说完,这就走过来,莫悬忙拍去屁股上的灰,险哪,刚才差点给他看了笑话。

这就同行回才子家去。公堂之上看客四散,来不及勾搭度鹤繁,莫悬本想着问问他因何而来,暂是没机会了。

莫悬咳了两声犹豫一番,终于决定与才子探讨探讨:“青白,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不清楚为什么,莫悬此刻很想说出来,很想将记在心里的故事全说给秋青白听,或许秋青白会仔细地品,尽管莫悬自己也从来没品出个所以然,可他仍然想要做这件事。

就如袁二两与葵仙,一通倾诉之后变为知己,没准他和秋青白也可以这样。不过莫悬似乎没什么亲身经历好与人说,便只有这些记在心里的故事。

也是公堂上热闹太好瞧,莫悬有一会儿没仔细身边的人,他会不会觉得冷落了。

莫悬喜欢上听故事,却是第一次打算与人讲一个故事,他会不会讲的太不好,这个人会不会喜欢听。

“好啊,阿悬讲的故事,一定是极好的。”秋青白道。

莫悬似乎看出来他眼里有些期待,于是藏起来喜不自胜,更要讲了。故事总有些前话,莫悬问他:“你知道‘前世财’吗?”

“嗯,听过的。”

那就好讲。

——杨家村古时有贤人名杨大庆,人称庆公,晚年建一宅院。

挖地基时,有一处泥土之下分明没有石头,却无论谁来都挖不开,接连换了好几个壮工,最后不得已与庆公说明。

庆公说奇,老迈之躯接过锄头一挥,土竟被破开,其下见一竹篮,众人恐皆退后,庆公便壮胆上前揭开了竹篮。众人只见坑中填满了珠玉金银,跃跃光辉,并覆有麻纸墨字,上写庆公生辰八字,告再世杨大庆收。

庆公由此得了万贯家财,余年安乐。

往后约莫百年,庆公后人有与人签“桃花契”,买下神溪庙以东的数里闲地。

其时,乡人伐木贱卖以谋生。自神溪庙而始运送木头至新塘,历来都用那“浮木水运”的方法,只需用麻绳将几段稍稍修理过的木头捆在一起,或是固置于竹排之上,遣人去下游等着即可。省时又省力。

庆公后人自诩清高尊贵,一概打压农民木工,签下“桃花契”后,情势更甚。

忽有一日,待浮木行至庆公后人的府邸之外,庆公后人便令家丁入水,砍断了竹排与麻绳。水中少数木头被随游的工人捞起,更有多数随着急流迅速漂去下游,如此不能招架,来不及上岸,当场砸死数人。

有一讼师自家乡桃花源而来,正借居此地,专门为人诉讼官司,人传他是从桃花源来的厉害角色。工人不堪继续忍受打压迫害,于是找到此讼师,尽说其事。

讼师便有一计,将此庆公后人暗地打死,再由此讼师出面为庆公后人诉讼官司。

工人依计,暗地里向庆公后人一挥锄头,一击毙命。

至其官司,正值深夏。公堂之上,县官传证人证词,讼师却端着火盆上场,将火盆置于堂下,县官跟前,讼师则右手执扇,笑语其事。

此案当然不了。万贯家财尽数归于官府。

过后,讼师回到桃花源。便有另一讼师听闻此讼师巧妙事迹,特来桃花源拜访。称此讼师为甲,另一讼师为乙。

素未谋面,甲得知乙来拜访自己,高兴不已,请乙一定宿在家中。乙岂有推拒之理,日里与甲长谈,甲有厢房一间,乙当晚入宿。

月上枝头,乙从厢房柜子里翻出甲的被子,将随身携带的私章按在那床被子的被芯上,安然睡去。

第二日乙归途,抱着那床被子笔直要走,甲见状赶忙拦住乙,乙却作状气急,扬言要求公堂来判。甲哂笑之,觉得炎炎夏日,公堂再如何也不会信乙。

同行而至,乙称自己从小畏寒,手中之物为随身携带,昨晚借宿甲府中,今早甲却说乙行偷盗之事。乙随即扯开被子,亮出被芯,被芯上赫然盖着乙之姓名,并拭泪堂下,控诉甲之无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