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黎人谢完,心中大定,之前的畏惧居然烟消云散了。他们也不甘示弱,感觉浑身的劲儿又回来了,便迫不及待地继续参与造桥。
当然,主要是给尺县百姓打下手,顺便学学怎么架桥。
林深时安排好两岸系着葫芦、撑着船,随时准备救人的救援人员,看了一眼甚至比之前还要生龙活虎的乡民们,终于放了心。
他请不参与造桥的百姓和乡民们继续回去做买卖。一抬眼见洛道全也要“不带走一片云彩”地离开,急忙喊道:“洛兄还请留步。”
洛道全有些吃惊,回头看他。
林深时笑容满面,拱手再次谢道:“林某知道马师傅必是洛兄找来。若非洛兄,今日造桥恐怕将要半途而废,林某感激不尽。”
他又恍如突然想起什么:“啊,因为洛兄应当年长林某几岁,故称之为兄,洛兄还请勿怪罪。”
洛道全摇摇头,从善如流:“林贤弟自便即可。”
林深时便笑着请他也去看看辛黎乡民们正在售卖的新奇物件,如果有看上的……
当然还是得自己掏钱买。
林深时本是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没想到洛道全却微微蹙眉,义正言辞:“为官者,当不与民争利。辛黎定价不高,我县百姓大多能买些回去。这些东西又是百姓最需要的,如何能争抢?”
说着,他便拱手准备告辞:“今日前来本就是为了随我县百姓拜访辛黎,如今实在叨扰良久。”
林深时闻言,倒是对这位洛县令的性格有了些许了解。他也不恼,只笑道:“岂能让洛兄空手而归?那不是小弟太过怠慢?我这里有一方和小仆一起试验时自制出来的薄荷肥皂,不费乡民半点人力财力,且尚未用过,还请洛兄收下。”
他一边说,一边让子衿从麻袋里取出一块青绿色的肥皂放进小麻袋里,递给洛道全。
崔晋这时也在一旁,看见这块薄荷肥皂有些心虚,欲言又止,到底还是啥也没说。
当时虽然一开始放错了,但后来又做了那么多薄荷肥皂混在一起,应该不会那么巧,让洛县令收到惊喜吧。
洛道全这回便收下了。他正转身欲走,又犹豫着看向林深时的粗布衣,迟疑问道:“不知林贤弟为何不穿官服?”
林深时:……
他有些尴尬:“小弟官服弄丢了,不知哪里可以补办?”
好在尺县就有专门的官服补办处。
林深时放了心,又忍不住心中默默吐槽。
同样是蛮荒之地,我们辛黎啥官方的东西也没有,没有县衙,也没有其他官方机构。这“最后十几公里”也太不受重视了罢。
林深时亲自送洛道全上了马车,慢慢离开辛黎。顺带一提,洛道全来的时候倒是和尺县百姓一起坐牛车来的。
辛黎这次“售卖会”非常成功。不仅石磨、水泥、桐油、肥皂和曲辕犁都被抢购一空,连辣椒土豆玉米也吸引了客居在尺县的一些富商。
他们都看得出来这些作物的价值之高,争相竞价,最后一个富商为这约二两的辣椒付了足足三百两银子,又花一百多两黄金将四五斤的玉米和土豆都买了回去。
这个富商付完钱,压根没有半点肉痛的样子,还分外兴奋:“真没想到这里有这等好物。等我回了梁都,我要将这些进贡给陛下!”
林深时挑了挑眉,心中暗喜。
若是能“利用”景宁帝,将这些作物在大景推广,还真是意外之喜。
他连忙添一把火。他笑着恭喜富商,又详细和他说了这些作物有什么好处,产量极高,富国利民。还有辣椒不仅能做香料,更能做美食,极为珍贵。景宁帝看到这些东西必然欢心云云。
富商果然更加高兴,又恐夜长梦多,居然直接让从者快马加鞭,立刻就赶去京城梁都。
因为这些作物是从林深时自己的私库里拿出来的——之前他去河对岸八乡时乡民们送他的——赚到的钱便进了他自个的腰包。
不过林深时承诺这些钱财算是进了县库,今后县里统一建设便从中取用,每一笔都会公开让里正知道,让全县知晓。
对此乡民们完全没有异议,甚至有人摆摆手说道:“大人我们还不相信您吗?再说从前都是您从自己账里出钱,这些东西又都是您带来的,这钱本就应该是您的!”
林深时有些感动,也有些汗颜。若是和洛道全对比起来,他还真算不上多清廉的官。既没有对百姓分毫不取,也没有不与民争利……
不过辛黎乡民们还真从来没见过黄金,有人忍不住想凑近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