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从县令开始的基建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景朝嘉和八年秋,一封急递快马加鞭,从闽州直上京城梁都。

这封急递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景宁帝的案前。

恰逢这天不上朝,也没有什么事情找上门来。谢枕冕便亲自拆开细看。

还没看一会,忍不住挑眉。

原来陈季自从得到林深时的炼钢配方后,便回州府赶紧按照配方建造高炉,尝试按照流程炼钢。足足失败了两三次后,正怀疑林深时是否在诓他,忽听下人来报,分外激动地说钢真的炼成了。

而且成色极好,比最稀有的百炼钢还要好。

陈季急忙前去查看,看到虽然还有些杂质但已经能清楚照出自己面貌的钢块,以及一看就异常坚硬的钢筋,久久失神。

众人还造出了一把钢刀,请知州亲自试验。陈季抽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铁剑,握住钢刀手起刀落,居然直接将自己的宝剑砍出一个口子。

“哐当”一声。

陈季的双手都有些颤抖,低头看着没握住而掉在地上的钢刀,有些失态地高喊:“快!笔墨伺候!本官要将这些上报给陛下!”

这样神奇的炼钢术竟然真的被验证成功了。

陈季都不敢想象,自己要是把它上报给陛下,会引起朝廷怎样的震动!

而他自己……

一条宽阔的仕途触手可及。

陈季已经无法掩饰自己的激动,运笔飞快,寥寥几笔便将炼钢的成果写出来,并附上早就誊好的流程图和高炉制造、吹气、脱磷方法等等,又命人带上这把钢刀,一起送了急递。

谢枕冕放下奏折,示意御书房内侍奉的大太监将钢刀送进来。

邓福恭恭敬敬地呈上那把钢刀:“老奴听说这钢刀锋利无比,还请陛下小心些。”

“无妨。”

谢枕冕随口说了句,握住钢刀的木柄,仔细地来回查看。

感觉有刀光映在脸上,邓福偷偷觑了眼,只见这把刀极为平整而薄,刀面上竟然清晰地映照出景宁帝威严锋利的眉目、高挺的鼻梁和微抿的薄唇。

真是把好刀啊,邓福想,足够锋利,恰好配君王。

不过如果是把剑就更好了……脑补了一下陛下拿着钢刀骑马,总觉得有点怪。

谢枕冕观察够了,放下钢刀,放松身体靠在椅背上,开口:“邓福。”

“老奴在。”

“去,把这些让人尽快送去工部,让尚书也别休沐了,都去看看这钢如何炼。”

谢枕冕顿了顿,想起什么,又道:“陈季是不是当了三年闽州知州了?让知制诰拟旨,将他调任到工部郎中罢。将状元调去知州。”

邓福连忙答应着,退下去办事了。

御书房内重新归于寂静。

谢枕冕又捞起流程图翻看,越看越有些欢喜。

不知是谁设计出的,等陈季来京,必要问问。

——倒绝不会是陈季。他一贯能力平庸,只堪守成,调他来梁都,不过是因为他手下的人已经有些炼钢经验罢了。

不过,身为九年前的状元,他在地方足足辗转九年,也确实够久了。

他既然想要做京官,便让他试试。

陈季倒是守信,辛黎果然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第一批钢筋。

彼时铁匠早已完工,炼成的生铁恰好够辛黎家家户户装上铁锅。又是秋收季节,前八乡和第九乡都在忙活着赶紧收割晚稻,后七乡的玉米大豆辣椒也已经熟了,还去山上挖到了更多的土豆和红薯。

林深时则带着崔晋和子衿到处帮忙农活,又引导乡民们用铁锅和柴火烧饭炒菜。现在辛黎河已经通船,两岸乡民们倒是经常互相换着些粮食吃。第九乡的鲤鱼也成功养活了不少,虽然还不够肥美,也完全能让全乡吃上好长一段时间,多余的还能和其他乡换粮食,直到入冬都无需担忧温饱问题。

大家把稻米收割完一统计,加上第九乡的几亩养鱼稻田,居然足足收获了两千五百公斤的稻米。而且这些稻谷剥出来的米都极为优质饱满,乡民们迫不及待用铁锅煮了一顿饭,没想到只是单纯的米饭都香得勾人心弦……

曲正先还特意让人来请林深时去家中做客。他亲自挑了好几条最肥美的鲤鱼,用铁锅煎煮,又用新米煮了一大锅饭,亲自端上来,笑眯眯道:“还请县令大人赏脸,验收曲家乡这几个月的成果?”

林深时微笑,还未下筷,便道:“那还用说,必然是极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