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从县令开始的基建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谭居然真的亦未寝。

林深时带着十几个乡民来的时候,老谭家的灯还亮着,老谭本人正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做木雕。

林深时眼尖,虽然隔得有些远,那个木雕也还未成型,但已经能看出来是个婷婷少女的模样。

老谭见他们来了,默不作声地收起木雕,看向林深时,等待他说话。

林深时早就熟悉他沉默寡言的样子,已经不再像最开始的时候感觉尴尬,直接笑道:“老谭,你还没睡,那可太好了。”

“帮忙烧一下水泥粉怎样?放心,银钱加量。”

说起来,老谭好银钱那可是在全辛黎县都挺出名的。别的木匠都是免费帮大家做工,只要自己也能有粮食吃,偏偏老谭他除了最开始的陶罐是免费给崔家乡做的,后来每次都要乡民们用银钱来买。再加上他是乡里唯一的烧窑人,他烧出来的陶锅陶器青铜农具啥的更贵,基本要好几家一起才能凑足银钱来买。乡民们不知道说过他多少次,但甚至,有时候即使他吃不饱也不愿意把它们换成粮食,一定要银钱。

乡民们觉得他这人还挺奇怪。在辛黎县基本是大家一起吃大锅饭,顶多以物换物,而银钱除了偶尔去邻县,基本上用不到。大家真不知道老谭要这么多银钱干什么。

林深时也不知道,但不妨碍他遵守老谭的规矩。

老谭闻言,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在窑炉前坐下,开始起火。

今天子衿和崔晋去河对岸帮乡民们生产水泥生粉去了,眼下大概率已经在乡里睡下。林深时抬头瞅了眼,他带来的十几个乡民有一些似乎对烧窑很感兴趣,正围在老谭身边仔细看,偶尔还问两句。而老谭虽然回答都很简短,倒是基本有问必答。

剩下的几个乡民则在一旁互相低声聊天儿。

林深时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忽然觉得有点孤独。

就算是他现在很得民心,并且很亲民,也到底和大家有些距离,没有太多真正的共同语言。偏偏唯二能聊会天的子衿和崔晋也不在身边……

哎。

林深时想起自己在现代普普通通度过约莫二十年,一直母胎单身,如今穿来这边,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现代,如果不能回去,不知道能不能在这里找到一个灵魂伴侣……

他倒是比较开放,不太注重性别、年龄或者其他,唯独需要灵魂碰撞。

林深时无意识地胡思乱想了会儿,回过神来忍不住在心中自嘲一笑。都什么时候了,居然搁这想这些“儿女情长”。

最可气的是根本没有对象可以想。

“大人,老谭问,大约要烧到什么程度啊?”

林深时立刻宛如惊醒,回忆了一下,老谭烧陶较多,基本在一千摄氏度左右,偶尔温度更高能烧出瓷来。而水泥生粉基本需要一千四百摄氏度的高温才能烧出更好的熟料。

林深时皱了皱眉,道:“老谭,要比你烧出瓷器的温度再高些。”

老谭立刻开始尽全力让窑炉内温度升高。他旁边的几人也忙前忙后打下手,连一旁闲聊的几人也闲不住了,走过去帮忙。

林深时等了不少时间,都有些困倦,忍不住开始打盹。忽然听到乡民们高呼:“大人!大人!这就是水泥了吧?颜色和您当初拿出来的粉好像!甚至还要深一些,是深灰色。”

林深时吃了一惊,瞌睡瞬间没了,急忙上前。

众人已经把水泥的熟料冷却好并拿出来了,成色虽然还不如林深时在空间兑换的,但已经能明显看出是水泥了!

“好好好!”

林深时真没想到第一次就能搞出这样的成果,高兴得都有些睡不着觉,连忙说:“接下来再把这些熟料磨成粉就行了。咱们明天就把这些粉让乡亲们测试一下,看看怎么样!”

乡民们更是睡不着,都有些兴奋,闻言马上开始磨粉。

林深时看他们有的拿青铜器努力拍打,有的在拿石头砸,“啧”了一声,回空间兑换了石磨图纸,直接交给老谭。

“我记得其他乡里都有石匠,”林深时淡淡道,“这是石磨,可以把很多东西磨成粉。以后如果想做米粉豆粉,也能用它。”

说着,他又拿出一块银子,也没管多大“面额”,亲手放在老谭手上,笑道:“今日多亏了老谭才能造出水泥。您这么晚了还开窑,实在是辛苦了。这是今日的银钱,您收下。以后还有的是麻烦您,不过请放心,到时候也不会缺了您的银子。”

老谭看到石磨图纸时只是多看了两眼,便收了起来。这会儿收到银子,双手居然忍不住颤抖起来。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抖得林深时差点以为老谭得了帕金森()

老谭的嘴唇也有些颤抖,他蠕动了几下嘴巴,似乎想说些什么,最后只声音沙哑,连连说道:“多谢大人。”

林深时还是头一次如此直面老谭的“爱财”。他有些吃惊,也想不到老谭究竟为什么得到银钱会如此激动。

最后大家成功搞出来十几斤水泥粉,从老谭家出来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

此时林深时早已经困得不行,乡民们居然一个比一个精神,一边小心翼翼地捧着水泥宛如捧着稀世之宝,一边叽叽喳喳地兴奋交谈着。

林深时听了一耳朵,大家基本在讨论有了水泥以后要做什么,不由得一笑,转身进了空间。

直接躺床上补会儿觉。

好在有空间,不然他真的要累死了。

第二天乡民们看到大家熬夜制成的水泥,一下子全县都轰动了,炸开了锅似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水泥的事情。乡民们也愈发有干劲,纷纷抢着去锤石灰石、粘土和矿渣的混合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