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我们再来把刚刚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跟我念: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很好,我们再来……”
蜀月末,正是气温攀升的时候。A城靠河,夏日尤为闷热,偶尔吹来的风里也带着粘腻的潮湿。
城里的福利院正正落在汀江边上,早晚河风吹拂,倒还算凉爽,只是正午时分烈日烘烤,却也难逃酷热。
这所福利院有些年头了,教室里大半墙皮都已脱落,仅有的一台古董吊扇吱吱呀呀地响个不停,吹不出半点凉意,叫人心烦。
陈老师站在讲台上不停地用袖口擦拭额头上的汗珠,惆怅地看着下面一群被热得无精打采的小趴菜们,嗓子干得冒烟。
“沈十三,你来说一下思考题的答案。”
一听到沈十三这个名字,底下的人忽然有了几分力气,纷纷回头,看向教室里最角落的那张桌子。
位置上的小孩不过八岁,看上去却比同龄人更瘦小些,头发枯黄,像是营养不良。
听到老师叫自己的名字,沈十三有些慌乱,匆忙起身地时候还差点摔了一跤,引起一阵哄笑。
“老师,我不知道。”他绞着衣角小声说道。
陈老师有些生气,沈十三明明很聪明,甚至是这个班里最聪明的人。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不知道?沈十三,你有没有听课?”
“老师,”沈十三突然抬起头,眼睛里带有些晦暗不明的情绪,“有人撕了我的课本。”
陈老师眯了眯眼睛,心情更差了。他是来上课的,不是来调解福利院儿童纠纷的,小孩子那点恶作剧手段,干他屁事。
说白了,就他领的那点死工资,他现在能顶着高温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把课上完,就算他有师风师德了。
于是他思考了两秒,决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大手一挥,宣布:“这件事以后再说,现在,下课!”
无论在哪里,下课两个字在学生心里的分量都堪比大赦天下。
下课意味着上课的折磨已然过去,课上说过的话犯过的蠢受过的罚都已成云烟,上节课的事就是上节课的事,和下节课无关。更别提,这是上午的最后一堂课。
教室里的人打了激素般瞬间复活,蜂拥向食堂冲去。陈老师也不例外。
只有沈十三还站在原地,沉默地看着桌上被人撕了大半的课本和恶毒的涂鸦。
他冷笑一声,反手将书丢进了垃圾桶。
人嘛,都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应该的。
……
众所周知,福利院在城市里不受待见。
除去领导视察,企业捐助大会,新闻媒体探访这些好日子,院里的吃食向来很差,饭点时间腿脚慢点就只能吃白饭配白菜了。用秦五的话说,还不如猪吃的潲水。
秦五是沈十三在院里唯一的朋友,比沈十三大整整八岁,曾经是院里的老大哥。
福利院里的孤儿命名很有意思。现任院长沈进福是个很闲麻烦的人,他下令,院里的孤儿要起名字,除了有本名的,哪个员工抱来的孩子,就随哪个的姓,再按照顺序一二三四五排序即可。
秦五是门卫秦大爷在福利院门口发现的,而沈十三是沈进福亲自在汀江边捡到的,因此很受沈进福的喜爱。虽然在院里人人都叫他沈十三,但是户口本上,沈进福亲自去给他登记了个大名,叫沈汀。
沈汀是个小神童,这是门卫秦大爷都知道的事实。
他三岁能识字,五岁会背诗,六岁就能算百位加减法。这在普通人家可能算有点小聪明,但在福利院,沈汀就是天才中的天才。
不过这些都要多亏了秦五。
福利院这种小地方,资源匮乏,工作人员寥寥也无为,对于里面的孩子来说,好东西都是抢来的。
秦五年纪大,人也机灵,生得又高又壮,打遍院里无敌手,自然是这群孩子的头头。
沈汀刚入院时,秦五就很喜欢他,时不时都要去逗弄一番这个奶白的小娃娃。一来二去秦五生出感情,待沈汀大了些就将人拴在了自己的裤腰带上,去哪儿都带着,既教人念书,也教人算数,算是将自己小学学的那点东西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可惜日子总要过下去,福利院里的人也得向前走下去。
沈汀七岁的时候秦五考上了市里的高中。学校了解了秦五的情况,为他提供免费的食宿,还给他拉到了一户人家的资助,可以保证他一直念到大学毕业。从此秦五算是有了前途,不必再在福利院里挣扎求生。
分别那天,隔着一道铁栅栏,两人皆是泪眼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