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义安很不喜欢朱熹那个已经烂成泥的封建老头,不过他说过的一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很长时间不汲取新的知识,就会被周围的环境同化。
如果这个人所处的环境是积极进取的还好,如果是糟糕的环境,那可能就不容乐观了。
而很不幸的是,丘城的这个思想环境并不太好。
陶义安并不是本地人,她是外地考进来的,从小在沿海地区长大。
而丘城,城如其名,是个遍地丘陵,四面陆地的内陆城市,这里的人就像他们所处的环境一样,思想落后,闭塞。
她在刚过来的第一天,因为穿了一件吊带裙,就被无数个人提醒有伤风化,而很多人听说她是老师以后,突然就对她满意起来,说她以后带孩子就方便多了。
班里的女学生们只要父母不是吃国家饭的,统统都有个兄弟,有几个同学家里还生了三四个孩子。
被这样的环境包裹,可想而知胡老师这些年过得是什么日子。
走一步算一步,浑浑噩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谢映雪叹气说,“她自己不想提高学历,工作上也没有犯错……总而言之,这么多年都过来了。”
以往学生们即使不太喜欢她,不管她、和她起冲突就是,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学生和她直面起冲突的事。
“可是那些女孩又没有错,怎么能让她们妥协?”
谢映雪转述了一下副校长和她说的话,“毕竟尊师重教也是很重要的传统美德。”
“尊师重教也要看对方是什么样的老师。”陶义安一百个不赞同,“我不觉得她们有错。”
话说到这个分上,也没有再争论的必要了,谢映雪点点头,“我知道了,陶老师回去吧。”
陶义安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还准备和她争论个三百回合呢,听见她这么说,惊讶地瞪大眼睛,“……主任,我就这么回去了?”
“你还有事?”谢映雪纳闷地看着她,看见她吃惊的样子,明白了。
眼神扫了一圈办公室,看着屋里唯一的同事出去上厕所了,才缓缓笑说,“你说得没错,这件事是胡老师的问题,和苏浔她们没关系。你回去以后也不要和她们提这件事了,别的人提起来,你就说这件事已经解决了。”
“可是主任特地叫我过来……”
谢映雪摇头,无奈笑道,“有时候,做得多不会错,做得少了,可就有问题了。”
陶义安不懂办公室政.治,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算她们这个学校是高中,理应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想往上升,也得多几个心眼。
她明白了,心里对谢映雪多了几分佩服,“好,谢谢主任,我回去了。”
谢映雪微笑目送她离开,对着手下的笔记本摇摇头,本来还以为今天能早点下班的呢。
***
胡老师装病装了三天,回去以后,本来以为学校高低也要给苏浔这个兔崽子一个警告处分,再不济,也会让陶义安带着她过来道歉吧,结果无事发生。
她很不服气,准备去找校长。
谢映雪在她气势汹汹往校长办公室冲的时候,把她拦住了。
胡老师很生气,“谢主任这是干什么?”
谢映雪没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胡老师应该在学校也工作很多年了吧?”
胡老师一愣,自己算了一下,感慨说,“干了二十一年了。”
“嗯,胡老师实在是辛苦了。”谢映雪钦佩地夸赞了几句,紧接着话锋一转说,“说起来,昨天收拾人事档案,看见了和胡老师同一批进来的老师有不少呢,没想到,那么多年了,竟然只有胡老师和另外四位老师还在我们学校了。”
她颇为伤怀地感叹说,“真是时光不饶人啊。”
胡老师,“……”
和她同一批进来的老师,要不考到了更好的省会去,要不出去创业,早就财富自由了,要不提高学历拼命评优,自己凭实力被调到了比丘城更好的城市,还留下的几个人,自己工作后也都考了本科,考了研究生,评上了高级教师。
只有她,二十年了,还在原地踏步。
“时间可真是快啊,想一想我也在这里工作好些年了,马上六月末了,估计今年又会进来几个新老师吧。”谢映雪继续感叹,“新老师们的干劲太足了,相信过不了几年,也会往上走吧,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她越是说,胡老师心里就越是惶恐不安。
所有人都在前进,只有她一个人停留在原地。
胡老师心里的愤怒慢慢被颓败完全掩盖,偏偏谢映雪这时候又和她闲聊说,“算起来的话,胡老师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吧。唉,真是太快了,估计过几年我也要考虑退休的问题了,不用工作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看看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师,每天养花逗狗打太极,感觉挺不错的,算是过上幸福的退休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