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就不一样了,皇额娘对我的照顾不是假的,我想着怎么都要回报她一二,所以不但想方设法的宽她的心,还变着法的让弘历提醒汗阿玛保重身体,为的不光是他能比上一世多活些时候,还为了这时候他不会刚好也病着。
从弘历的反应来看他应该对我突然提起此事感到有些奇怪,但因为这话是我说的且这也不是什么不能做到的事,甚至不算什么大事,所以他还是答应了。
答应了的事就得做到,所以虽然弘历觉得很难开这个口他还是把该说的话说出来了。
凡事有了第一次自然就会有第二次,当弘历发现那些话也不是那么难说出口之后他再说那些话就顺口多了,他说得多了,连弘昼都开始学着他说起了那些话,汗阿玛想装作听不见都不行了。
一个儿子这么说他还可以不在意,两个儿子都这么说他倒是想继续不在意呢,但他没做到,就因为他没做到,所以这半年他几乎就没病过,就是病了也只是小病,远没到下不了地的地步,自然是可以去坤宁宫看皇额娘的。
皇额娘的病一开始其实不算太重,是她一直心结难解,病才一直好不了。
上一世皇额娘是不是因为摔了一跤病情才急转直下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一世是要是没扶她那一把她恐怕不会比上一世多活这半年。
我当然是想人皇额娘再多活几年的,但我能做的都做了,她还是病倒了,我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也只能跟自己说她已经比上一世多活了半年,这已经很不错了。
汗阿玛的身子比皇额娘要强健的多,性子也更刚毅,并没有什么事会一直让他郁结于心,皇额娘这一世比上一世多活半年,汗阿玛一定也能比上一世活得久,而且肯定不止半年,当然了,前提是弘历足够用心。
这个用心可不光是嘴上关心汗阿玛几句就行了,这个用心是多帮汗阿玛分担些能分担的事,多帮他把不想见的人挡回去让他少操心也少烦心我就不信这样还不能让汗阿玛比上一世活得久。
不过这些事都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眼下最要紧的事是皇额娘的丧事,其他的都得往后排。
上一世皇额娘是在畅春园崩逝的,灵柩自然也停在了畅春园,汗阿玛虽然没有立马赶过去但还是下令让皇额娘的灵柩停在了九经三事殿。
汗阿玛在畅春园时和人议事还有处理政事都只会在九经三事殿,想进这地方可不容易,但皇额娘可以,所以她的灵柩当然该停在此处。
九经三事殿再大也大不过坤宁宫,所以这一世来坤宁宫的人比上一世去畅春园的人多多了,尤其是皇额娘走的时候汗阿玛一直是陪着她的,所以来的人就更多了。
熹妃娘娘倒是想在这会儿出风头,可她见汗阿玛对皇额娘的事一件落的都要过问,且得他点头之后底下人才敢真去做事就一点儿想出风头的心思都不敢有了。
要说出风头,这回皇额娘才是狠狠的出了回风头,汗阿玛好像是要把这些年对她的亏欠都补给她,屡屡为她破例不说,还给她的娘家人挨个追了封,可那又怎么样呢,死后哀荣就是再荣耀皇额娘也看不见了呀。
有汗阿玛在皇额娘的丧仪上我担心的事一件都没发生,这场仪式终于顺顺利利的结束了。
皇额娘被葬在了泰陵,谥号孝敬。
这个孝当然是称赞她孝顺长辈,但这个敬字别人怎么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我看来这是皇上在告诉天下人成婚这么多年以来他和孝敬皇后一直相敬如宾,他对孝敬皇后,敬之,亦爱之。
皇额娘没了,按说汗阿玛该从后宫妃嫔里挑一个人封贵妃才对,可汗阿玛好像一点儿要封贵妃的意思都没有,宫务给了熹妃娘娘裕妃娘娘还有宁嫔娘娘管着就算把这事交待好了。
齐妃娘娘还在,本来是轮不上宁嫔娘娘管事的,谁让三阿哥已经不是三阿哥了呢,汗阿玛没降齐妃娘娘带着位份还是看在她生的那些阿哥和格格的份上,又岂会放权给她。
齐妃娘娘也知道自己的妃位为什么能保住,压根儿就没想过要争这些,要不是皇额娘没了,后宫妃嫔们怕是都见不着她,从前每次有什么事她都称病能不出长春宫门就不出,那次还是躲不过去了才出来的,门都不出,又怎么争呢。
裕妃娘娘还只是裕嫔娘娘的时候就不喜争抢,成了裕妃之后更是懒得掺和这些事了,要不是熹妃娘娘时不时非要拉上她她的日子简直可以用清闲二字来形容了。
这三人之中只有宁嫔娘娘没有管过宫务,所以这段时日去延禧宫和承乾宫去得勤了些,裕妃娘娘没觉得有什么,熹妃娘娘却是越来越不想见她了。
不过熹妃娘娘不想见的人可不止宁嫔娘娘一个,熹妃娘娘不想见的人里还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