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细水长流里,不知不觉,春夏已去得差不多了。
自三月季春至七月流火,堪堪称得上一段安乐时光。自天气回暖,李瑶兮与陈萍萍在陈园的日子便丰富许多。旁的不说,单道陈园的姑娘们闲来便爱三三两两聚着练些歌舞,或是做些闺中游戏打发时光,就是看也是能看许久的。
山中不知岁月,姑娘们在陈园中亦不知岁月。于她们,美好而无忧无虑的韶华仿佛无穷无尽,永不会有地裂山崩、玉碎梦醒的一日。
“老爷好,夫人好。”
遇见二人在园中闲逛,她们就如此莺啼一般轻快地问一声好,俏生生地略行个并不庄重的礼,再拎着裙角跑远。
李瑶兮的生活与成婚之前并没什么差别,反而还更悠闲一些。陈萍萍似乎一门心思要给范闲让位,逐渐开始放下院子里的公务。有鉴察院的恶名摆在那儿,陈园也没什么来应酬的客人,园子里一应仆妇下人又多,真正轮到她这位正头夫人管的事情,倒是寥寥无几。
八月十五例行的宫宴,她却是要参加的。陈萍萍向来离群索居,不与朝臣来往,往年多称病不去,在陈园躲个清闲。
今年却比往日不同。李瑶兮不知为何突然来了兴致,拉着他软磨硬泡、好说歹说一阵,最后以一种近乎半胁迫的状态,逼他给庆帝修奏折一封,表明自己将出席此次中秋宴。
“怎么忽然对宫宴有兴趣了?”
陈萍萍哭笑不得地看着字迹未干的奏章,不解道。“你向来不喜皇宫。”
“去玩一趟、喝两杯,也就这些。”李瑶兮没骨头似地趴在小榻上伸着懒腰,道。“你若不去,我一个人才真叫没意思呢。”
“也罢……”陈萍萍闭目想了片刻,再睁开双目时,一贯阴冷的双眸中多了一丝暖意。“近来朝廷里那些人算是安分,去了也无妨。”
李瑶兮抿了抿唇角,站起身:“那我叫老仆人打点入宫事宜。”
她养的那只小白猫糕糕绕着她的腿转,不住地喵呜喵呜叫,似乎不太满意自己被忽略掉。
“乖乖的,你不能去。”李瑶兮看着这只被自己宠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猫,无奈地蹲下身把它抱了起来。“宫宴上也没有你喜欢吃的东西,在家里等着,表现好我就让厨房给你做鸡胸肉吃,行不行?”
糕糕发出抗拒的叫声,从李瑶兮怀中挣脱出来,蹿到陈萍萍膝上暖和的毛毯上蜷起身子。陈萍萍垂首养神,双眸微阖,日光静谧地镀在他的脸上,洗去阎罗般阴森的气息。
———他在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凡人。
“木蓬是不是有一阵子没来了?”李瑶兮忽而想起此事,问道。
“没事总喊他来做甚?”陈萍萍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虽了如指掌,却并不很上心。“左右不过变着方儿地开些苦药熬。”
李瑶兮环住他瘦骨伶仃的肩膀,头枕在那硌人的凸起处,语气里不由自主带了诱哄:“萍萍,你每次用膳时多吃点,我就跟木蓬说改给你配丸药。”她自南诏回来后气势便增添不少,如今当了几日院长夫人,更添了雍容华贵的气度,再叫出“萍萍”二字,听着那是要多违和有多违和。
陈萍萍任由她的脸颊在自己肩头缱绻摩挲,伸出手揉了揉额角,尖声一笑,大抵是笑李瑶兮这哄小孩一样的口吻。
总之,就在这般耳鬓厮磨中,中秋宴一日近过一日。
八月十五,满月未升,皇宫里头就忙前忙后起来。宫女宦官络绎不绝,整齐无声地穿梭于各宫殿之间。
宫里常有宴会,可一年到头重要的日子,除了那几位主子的生辰就是年关,再就是中秋了,故前朝从王公贵族至不入流的九品小官,后宫从现今位份最高的宜贵妃到无子嗣的贵人、常在,无一不隆重出席。
……
陈萍萍恹恹倚在轮椅上,由老仆人抱下马车。仲秋夜风已不比末夏,而是带上丝丝冷气,惹得他微咳几声。
长而高的台阶一眼几乎望不完,灯火通明的祈年殿如天上仙宫,遥遥坐落在顶端。
两个乖觉的小太监忙不迭地跑过来,合力抬起陈萍萍的轮椅。
“有劳。”面对这两个年轻人,陈萍萍称得上和蔼,轻声道了声谢。可惜那两个小太监显然有些害怕这位传说中令人闻风丧胆的大人物,连道不敢。
祈年殿内已坐了不少人。陈萍萍抬眼一扫,见范闲也在其中,此时正与大学士舒芜寒暄。陈萍萍望过去时,他似有所感地回望,对陈萍萍投来温和神色。待看见跟在他身后的李瑶兮,范闲唇角漫起一丝调侃笑意。若不是殿内人多耳杂,他怕是要径直过来问问,她这婚后生活过得舒不舒服。
陈萍萍一进殿,原本热闹的殿内霎时安静几分。官员们把诧异或含着些许隐晦的厌恶或畏惧的视线,遮遮掩掩着投到那一身院长服制的清癯身影上。
陈萍萍不去理会这些目光,只面无表情地靠在椅背上,让老仆人把他推往右首第一个位置。不见血色的面容往下是一小截同样苍白的脖颈,再下头便是一袭严严实实的玄色衣袍,自是黑白分明,叫随后在他身旁落座的李瑶兮联想到凌厉却又泛着润泽的玉。
“陛下到———”
姚公公嘹亮的声音长长地回荡在祈年殿内。已经入座的群臣急忙起身,呼啦啦地跪了一片,口中山呼万岁。李瑶兮不以为意地一抬眼皮,见陈萍萍只坐在轮椅上略拱了拱手,却是趁着群臣低头的空档,回首递给她一个略显凌厉的眼神。
李瑶兮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随着众人跪了下去。
“平身。”
庆帝在最上首处坐下,挥挥手。李瑶兮一刻都不多跪,第一个起身坐回座位上。
宫宴礼节甚是繁杂。待好不容易传完菜,庆帝又带头拿起筷子,大家才敢动筷。只是那些菜肴都是在御膳房摆了半天的,又一路从御膳房被端到祈年殿,此时十分热气已没了七八分。
这一顿中秋宴多少有些沉闷,席位间比起往年更是少了太子、二皇子两人。大皇子远征在外未归,在席间的皇子,除却身份有些尴尬的范闲,就只剩三皇子李承平一人。承蒙范闲教导,他尚且稚嫩的脸庞上,已经初初显露与年龄并不相称的成熟沉稳之气。
李瑶兮用银箸挑挑拣拣半天,挑出些犹带些余温的清淡菜品,放到陈萍萍面前的素白瓷盘中。陈萍萍轻抬手臂,袍袖将二人面容半掩,低声道:“当初好似是谁吵着闹着要来,如今怎的一副苦瓜脸?”
听出他尖锐的嘲笑意味,李瑶兮握住他的手指捏了捏,指腹蹭过他分明的骨节,又给他拿了一块点心:“先多少吃点,待会请你看好戏。”
陈萍萍咬下一小口点心,把李瑶兮这句话品咂出几分山雨欲来的意思,夹杂些许雪白的眉毛一挑,多了些警觉。
李瑶兮还在不安分地勾住他的大拇指把玩。陈萍萍将过于甜腻的点心撇在一边,为自己斟上一小盅梨花白。他许久未曾喝酒,方要举杯,一只手就轻轻挡住他的手腕。
陈萍萍掀起眼皮,轻叹一声。
“只许你喝半盏。”
李瑶兮缩回手,叮嘱道,杏眼微弯,端的是似笑非笑。
陈萍萍仰头饮下半盏梨花白。冰凉的酒水入喉却滚烫,带着灼人的辛辣,落入他的腹中。李瑶兮见他喝了,原本蜷起的手掌不被察觉地放松下来,眼波流转地一笑,倒让陈萍萍心生奇怪。他不露痕迹地轻瞥四周,却见众人或进食或畅饮,并无半点异样。
直到……
“三殿下!”
一声惊呼,陈萍萍霍然转首,只见方才还好好端坐在席间的三皇子李承平,此时已一脸痛苦之色,唇边竟淌出点点黑血。
“护驾!传太医!”
姚公公扯着公鸭嗓,着急忙慌地大喊。一时请太医的请太医,殿外侍卫听到动静,也呼啦啦地围了进来。
庆帝面色阴沉不定地重重搁下筷子,缓缓起身,不断扫视殿内所有人。今日本就有太医值守在祈年殿外,闻讯匆忙进殿,为三皇子诊脉。
陈萍萍漠然地垂着头颅,任太医与朝臣围在三皇子身边七嘴八舌,没有去参与这一场荒唐的闹剧。或许是许久没饮过酒,适才又喝得急,此时胸中微有憋闷。他举袖闷咳几声,有什么腥甜的东西,自喉中喷出,斑驳地洒在黑色的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