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棉花糖果然开始更新游记,洛恩不太确定,暴风雪到底想明白了没有。
总之,这篇游记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甚至可以用“意识流”来形容,毕竟需要隐瞒的因素太多,剩下的情节很难串联起来,读者们也怀疑其中有虚构因素,但还是看得很开心,因为内容真的很随机,怪异又精彩,非常出人意料。
洛恩是在睡前发现更新的,当即点了进去,却没有立刻阅读,而是在房间里搜罗一圈,勉强找到一点备用的零食和饮料,然后回到电脑屏幕前,企图通过棉花糖的文字和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达成观看奇幻大片的效果。
棉花糖在写游记的时候一定猜不到,洛恩会赋予一篇简单的游记这样的仪式感,如果他知道了,大概会有点不好意思。
游记的开场背景是一座没有名字的大城市,棉花糖的描述让洛恩想起莱拉尼。这种足不出户就能游遍全世界、拜访奇幻地点的方式勾起了洛恩的兴趣,类似于人类世界的全息技术,怪不得馆猫没有离开过伊利斯却还是很有见识,不会让人觉得没见过世面。
洛恩自己是一点都不想念莱拉尼,他在那地方有过太多不美好的回忆。
抛去对所有大城市的不好印象,洛恩试图想象穿梭在大城市灯红酒绿中的布利,他的面庞被霓虹灯的色彩沾染,现代工装的人们从他身边经过,高楼大厦耸立于四周,布利却还是那副如鸢尾湖湖水一般平静的神色,用那双倒映着时代变迁、古往今来的金色眼睛默然看向镜头。
别有一番风味。这便是城市的魅力吧,洛恩能理解很多人喜欢城市的繁华和浪漫。当然,这也是因为他见惯了伊利斯背景下的布利,对其他具有反差感的场景有种特殊的好奇。洛恩思考片刻后就不再纠结,继续阅读游记。
结束了对大城市背景的介绍之后,棉花糖继续他神秘兮兮的描述,大意是他去参观了一些和两性、情感、孩子相关的主题展览,从导游那里了解了一些爱恨情仇的故事,这不太符合棉花糖一贯的轻松风格,笔触却温柔以往,带着他特有的思考方式和共情。读者们纷纷猜测,棉花糖拜访的是不是某城市著名的心碎博物馆,或是参加了某城市别出心裁的悲情虐恋之旅。
洛恩则立刻明白过来:这是布利和狼在做和王朝有关的任务。
棉花糖在游记中提到,自己和一位友人一起出行,却没有透露这位友人的个人信息,连昵称和性别都不甚明晰,这无疑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是什么样的友人?挚友?损友?暧昧中的朋友?关系不算亲昵碰巧一起出行的一般朋友?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两人大约不是爱人,大家没有从棉花糖对这位友人的描写中感觉到爱意。
洛恩想了想,布利和狼应该算是战友,或是动物之间的纯洁友谊?他回想起自己一手拎着猫一手拎着狼从天台下来的经历,唇角不自觉扬起一抹笑意。的确是两只很可爱的小动物,梅里特和伊妮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猫狗双全的大户人家吧?
接着往下看,洛恩的笑意凝固了。他隐隐感觉到,这是和自己相关的部分。
棉花糖在游记里写道,自己接下来在街头偶遇一位故人。
这次的描述更具体一些,故人是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女性,她最近做出了个非常重要决定:永久地离开偏执暴力的丈夫,带着年幼的儿子回故乡去,与不幸的婚姻和过往一刀两断。棉花糖和友人接过他们的行李,送母亲和孩子到城市火车站,目送他们离开。棉花糖难得放弃模糊的叙述方式,仔细描写了母亲和孩子透过车窗看向他的那一幕,以及他心中复杂的感受。
这段情节普通读者自然是看不太明白的,刚观看了主题展览就碰上典型例子,还是认识的人,这未免过于巧合,再加上这场偶遇中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带着小孩的年轻母亲为什么要拖着行李步行,为什么不坐公交、打出租?回故乡能解决问题吗?离婚的事情怎么办?丈夫知不知道他们离开的事?总之,和这对母子的相遇就像是一场幻梦似的,没头没尾,让人颇感疑惑。
更矛盾的是棉花糖的心情,忽视以上所有谜团,故人带着孩子离开伤心地重新开始,他当时的心情或许应该是鼓励欣慰的,或是对他们不确定未来的担忧,并非他描述的犹豫不舍,似乎想把两人留下,最后却没有那样做。棉花糖是个善恶分明的人,显然不是在和丈夫共情,更不是在埋怨母子俩。大家只能得出结论,这背后另有隐情,一篇游记写出了悬疑小说的感觉。
不过,棉花糖写得神秘怪异,读者们反倒兴致盎然,像是在看奇幻小说似的。可能是他之前写有关伊利斯的科普文的时候,从不避讳一些超越现实的神奇因素,甚至会兴高采烈地给大家介绍,吸引了一些对这方面接受度比较高的读者,大家都不是绝对的现实主义者。
洛恩反复阅读这一段,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是怎样的心情,大概是有点惊讶、难过,又萌生出一种说不清的愉悦和安定。